定有父皇的道理。”
说到这里,武媚儿大胆地迎着李海的目光,道:“臣妾说这些,并不是告秦王的御状!只不过,父皇可借鉴秦王的做法,筹集建造新宫的资金。”
李海笑了:“太子妃,说下去!”
武媚儿道:“父皇可下一道旨意,把国内一些重要物资的经营权,拍卖出去!臣妾私下估计,单凭拍卖毛皮和炭这两项的收入,就足够建造怡妃娘娘的新宫了!”
李海眼睛一亮:“太子妃真是独辟蹊径、别出心裁啊!”
武媚儿道:“父皇建造新宫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迷惑外国,使其放松警惕。臣妾还有一计。”
李海沉声道:“说下去!”
武媚儿没有再往下说,却问道:“父皇,目前我南夏有多少军队?”
李海道:“我南夏原有军队四十万,攻北夏期间,损失了几万人。但灭掉北夏后,整编其士卒,目前我南夏共有军队五十万人。”
武媚儿道:“供养这么多的军队,对国家来说是一笔沉重的负担!臣妾建议:保留三十万人,作为常备军。另外二十万,作为后备军!这二十万后备军,每年只发一半的军费,平时为民,战时为兵!”
李海目光闪动:“说下去!”
武媚儿道:“具体地说,在农忙时节,后备军在各自的家乡劳作,不误农时;在农闲时节,他们由地方官召集起来,操练武艺。一旦国家有急,他们就放下锄头,拿起刀枪,上阵杀敌!”
说到这里,武媚儿提高声音道:“这样做有三个好处:一是进一步使外国对我南夏放松了警惕,二是减轻了国家的财力负担,三是增加了国家的粮食收入。”
李海听完,仰天大笑起来:“说得太好了!朕的难题,被太子妃三言两语便破解了!”
虽然得到了李海的盛赞,但武媚儿的俏脸上,却是不骄不躁之色,她谦恭地道:“臣妾不自量力,斗胆献计,以供父皇抛砖引玉。其实,以父皇之天纵英才,又何须臣妾多嘴多舌呢?”
在武媚儿和李海说话的时候,牛公公一直侍立在旁,身形不动,神色亦不变。但此时此刻,牛公公忍不住看了武媚儿一眼,目光中透出赞赏之色。
李海满怀深意地看了武媚儿一眼,道:“本来,太子的病情未见好转,朕担心驾崩之后,社稷有危。但现在,朕不担心了!只要太子妃为朕生下皇孙,在朕百年之后,即使太子无能,凭太子妃之才,也能辅佐太子和皇孙,称霸天下!”
武媚儿听了,不禁怦然心动,暗道:“听李海话中的意思,只要我与李泽生下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