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到头难得能吃上一口荤腥,所以虽然觉得这人奇怪,却也跟他相处得不错,尤其孩子们最喜欢去他家,一边吃肉一边听他讲故事。
去年,他的儿子又回来了。
那个叫姜洐的年轻人似乎有些本事,毕竟在这样兵荒马乱的年月,能走南闯北贩马的人都不会太差,更不会穷,加上他生得好,村子里不少大姑娘小丫头都对他芳心暗许,可偏偏他攀上了城中的高枝儿,还引得许多少女芳心碎了一地。
只是没想到,前些日子城中突然来了一队官兵,把姜愚抓走了。
村子里人心惶惶,还没弄明白发生了什么,今天竟然又来了一队官兵,可人已经被抓了,他们找上村子里的人又能如何呢?
众人慌乱不已,都不知如何应对。这时,村子里年纪最大的一个老人拄着拐杖,下颌那花白的胡子随风不断飘着,颤颤巍巍的从人群里走出来,行了个礼道:“官爷,我们村子在这里已经几十年了,几辈人都住在这里,那姜愚是前两年才搬来的,他家就在村东那三房子里,可人已经被抓走了。”
那富贵的大官冷冷道:“所以,你们就是他的同村了?”
众人都下意识的倒抽了一口冷气。
这话说的,看来今天这伙官兵来找的不是姜愚,而是他们这些人了。
那老人情知不能抵赖,只能哆哆嗦嗦的道:“是,那姜愚的确是前两年搬到这里来住,我们跟他——算是住在一个村子里,可我们跟他们家不熟啊。”
一听这话,周围的村民也全都七嘴八舌的道:“是啊,我们跟他们家不熟。”
“我们都没跟他说过话。”
“他们做了什么事,我们可什么都不知道啊。”
“请官爷明察。”
马背上的人半眯着仅剩的那只眼睛,俯视着一张张惶恐不已的面孔,眼神毫无温度,就好像看着在自己的脚下挣扎求生的蝼蚁一般。半晌,他冷笑道:“既然是同村,那就好办了。”
一转眼,到了腊月二十七。
听着外面呼啸的风声,刚从午睡中渐渐醒来,商如意才整理好衣裳,就听见图舍儿来报,杜太医前来请脉。
商如意忍不住皱起眉头:“怎么又来了?”
照例,除非后宫嫔妃和亲王王妃有事传召,平时太医署的太医只逢初一十五会前来请一回脉,平时都不会主动上门。但自从这个杜若铭被提拔上来,隔三差五就会到千秋殿来。
当然他也有正当的理由,一来是因为皇长孙年纪还小,需要时常看顾,加上最近天气严寒,宫中有不少人都着凉病倒,所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