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连顾为经都算上,刘子明真的是曹轩唯一一个,第一次见到对方的面,就决定要收为弟子的人。
连曹老本人,都对刘子明这种的“内秀”,赞不绝口。
正如这烟斗上笔触圆润又章法严谨的四个字——「独占一斗」,刘子明用刻刀刻了四个字,在他心中又作四种全然不同的解法。
最直白的理解,便是一种自律的警醒。
每天只吸一斗烟,一斗燃尽,便不再点。
第二种则是取《世说新语》里的名言——“天下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分一斗。”
刘子明自傲却不自负。
他清楚,比艺术的天赋,技法的老道。
相比起唐宁,哪怕就在曹老的几位弟子之中,他估计也是做不成曹子建的,他只能学一学说出这句话的那位主人公谢灵运。
曹子建独得八斗。
他独占一斗。
这个“独”字,又是孤独的独,是自傲和疏离完全被混合在一起的独特体会。
它分艺术之内,和艺术之外。
艺术之内。
他不喜欢林涛、魏芸仙或者唐宁。
唐宁画的好,技法比他高,可这种不喜欢,这种一个人在林中漫步,一个人坐在院子里的感觉,又是刘子明骄傲的来源。
艺术之外。
又是另外一种孤独。
传统华人最重乡土,最喜乡音。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不改鬓毛衰。
英国殖民者取消华文学校的注册,日本鬼子占领马来西亚的时候,就曾大厮屠杀过本地支持抗战的华侨,再到后来的《巴恩报告书》,再往后当地对华文学校的围剿,再到1998年印尼的惨案……
在南洋。
一切都似乎过去了很多很多年,一切似乎都过去了。那些欺压华侨的残剧,被刻意宣扬出来的种族仇恨,仿佛是旧时代才有罪恶的底色,是属于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特有的故事风格。
可又时至今日。
在某些关键的场合,有些老人依旧会下意识到感受到不安定感,会下意识的想要离开家乡。
海外的华人生存,总很是不容易的。
孤独的人总要凝聚在一起,才能感受到温暖。
这便是它的第三种和第四种不同的解法。
刘子明从来没有跟别人说过这四个字的含义,他顶多顶多只说过第一种解释,是他提醒自己控烟的标语,剩下的都是属于他自己孤独的秘密。
唯有曹老。
曹轩在见到他手里的这只烟斗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