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
没有同行能与他竞争。
他可以完完全全的解释自己想传达给观众的心灵感受与情感体验,做一场彻彻底底的艺术分析,掰开揉碎的引导观众去看懂自己的作品。
若是这么长的时间,他都打动不了观众,那就完全不是时间的问题了。
两个小时做不到的事情,两年也未必能行。
要不然对方不是他的菜,要不然他不是对方的菜。
无论是哪种情况,他的作品对对方而言,就都是一幅失败的作品。
要是再功利一点。
有些人也许不在乎他们的作品普通人能不能看懂。
不过,既然是来参加画展的,他们总归是要在乎自己的作品评委能不能看懂的。
这种组委会官方所举办的座谈会与讲座。
评委们基本上都会来看看,捧捧场。
这哪里是一次艺术讲座啊!
站在参赛画家的角度上,这分明是给他自由发挥的舞台,让他去陈述——“老子怎么这么牛皮,为啥这奖就该是老子的!快点投票哈。”
是的,艺术节组委会是会提供艺术家酒会这样的场合,让画家们去彼此交际,让他们能够在大评委和大阔佬面前展示自己。
不过。
官方酒会上,到处都是妖艳贱货去与你竞争。
类似安娜这样既是大评委,又是大阔佬的存在,普通的小画家想跑过去打声招呼,让对方朝你浅浅的点下头,可能都得他的经纪人或者他签约的画廊足够牛皮,在前面分开人群才行。
别说没人在意的小画家了。
就算唐宁、酒井一成这个级别的大画家,在酒宴上,顶多顶多也就是有能和安娜说上个几分钟的话的资格而已。
不好意思,累计成交作品价一亿美元所带来的聊天体验卡,有效期就这么长。
剩下的时间。
你想继续和人家说话,得人家愿意去和你说话才行。
而讲座上,不管你讲的好,讲的不好。
台下的评委基本上是不好意思跑路的。
哪怕他们听不懂,也算在人前混了个脸熟,刷了个脸回来。
本次新加坡双年展的组委会和评委团,大部分都是由艺术从业者构成的,有画家,有评论家,有策展人,还有商业画廊的嘉宾。
都能算是专业人士。
讲道理,有些非常非常抽象的作品,纵然是最专业的评委,看15秒钟,也很可能根本就没明白它在表达什么。
但两个小时。
多么复杂的东西,多么深奥的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