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了这里,袁玉丰也接了话:“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我来之前,接到了我们学校校长的嘱托,这个课题将会是我们汉市大学未来数年内的重点课题之一,会有专项资金扶持。”
“我们也会酌情地向教育部汇报,应酌情给方教授配备比较完善的科研助理、科研相关人员、配备足够的硕士、博士名额,配备相应的实验室。”
袁玉丰说完,又问道:“王院长?方教授就是我们中南医院的教授,这个扶持,没有难度吧?”
王兴欢马上点头:“袁教授,我们医院的骨科,本来就是国家重点专科,也有重点实验室,不过实验室的级别不够。”
“我们中南医院一直都高度重视科研,已经在修建新的实验大楼,根据去年的预案,骨科就有独立的实验楼层了。”
“不过,还需要其他的一些帮扶……”
方子业直接就发现自己没办法插上话。
汉市大学在要钱、要政策这方面是专业到顶级的,基本上一来二去,就把方子业的团队要在医院里搭建的平台等细则都给罗列了出来。
总结如下。
第一,经费。
第二,平台。
第三,实验室扩修。
第四,团队人力,他们要向教育部多要一些硕博的名额,分配到骨科。
第五,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评估,是不是也要罗列上日程了?
第六,如果机会合适的话,我们中南医院的骨科,能不能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这就是汉市大学。
上至机密,下至学科的小踏步,哪一步该怎么走,都门儿清得很。
有梯子就爬,有机会就闹。
……
四点整。
方子业随着一堆大佬们,对着专家团队进行一一送行,客气地露出着笑脸,看着他们坐上行政专车离开。
这般后,方子业等人再对校领导们送行。
学校的事务繁忙,不可能因为方子业就全部落来恩市,他们也要回去,布置下去,让其他人重新整理一套方案。
看看这一次,能不能把汉市大学比较薄弱的临床学院给拔升起来,用一些具体的方案,让临床学院可以达到反馈汉市大学‘名气’的程度。
这都是数年甚至十几年的长线规划,不可能因为这一个点就直接爆炸。
然而,之所以学科、学院可以变得更牛,都是一个点一个点爆炸的连锁反应!
……
这般后,方子业又和兰天罗、洛听竹等人,亲自将谷元东老院士和裘正华老院士二人送到了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