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珽也不生气,他抚摸着胡须,点着头。“元公的思绪是对的,可就是犯了一个小错。”
“此处不是庙堂,是卫将军府,各地的官员,更不是您从前所接触的地方官。”
祖珽严肃的说道:“过去赈灾的事情总是得不到解决,这是有三个原因,第一是地方官员恶劣,生怕耽误前程,做事怠慢,遇事喜欢隐瞒。”
“第二是庙堂的官员们糜烂,奉调度和赈灾的理由,中饱私囊。”
“第三就是庙堂距离地方太远,来回需要时日,尤其是冬天,地方等待庙堂诏令而后去赈灾,往往来不及。”
元修伯一愣,没有再去反驳。
唐邕却深以为然,他点着头,“奸贼确实太多了。”
祖珽换上了少有的严肃脸,他继续说道:“可如今卫将军府的情况不同,前往各地的刺史们,且不说才能,至少品性是不必多虑的,他们会全力赈灾,这是不必怀疑的,庙堂滥设郡,我们如今将郡缩减,所安排的太守,也是些可用之才,而各地的县令,很多都是小吏出身,立下许多功劳,证明了才能和品德才上来的。”
“因此我对地方的情况很是放心,我不会对他们指手画脚,去教他们怎么去抵御雪灾。”
“我们当下所要做的,就只是增加他们的实力,做好后勤的角色,让他们能够全力以赴就是了。”
“故而,我说第一件事就该是补齐诸吏。”
“元公可还觉得不妥?”
祖珽再次开口问道。
元修伯缓缓坐下来,“你说的对,不过,运输物资还是需要庙将军府来做吧?”
“哈哈哈,元公不曾来过边塞,不知道这里的情况,边塞的雪灾不是今年才有的,每年都有,故而粮食物资也都是分开囤积,若是遇到情况,各地都能随时救济,地方官吏也都有足够的经验.”
听着祖珽的解释,元修伯终于不说话了。
祖珽再次看向了周围,确定没有人反对,这才说道;“当下的吏制,相当出色,没有任何更改的必要!”
“我唯一想要修改的,就是关于散吏提拔的问题,地方散吏的政绩和提拔,也该受到官员们的重视,也该作为地方政绩的一部分!”
“另外就是律学室,我认为律学室要扩建,要正规化。”
“过去我们很急躁,需要尽快有人手来奔走,学室三十日就可以去参与考核,其余的都要在上任之后去学习掌握。”
“三十日所教出的吏,还是不太够!”
田子礼眉头一皱,还是没有出口打断,祖珽继续说道:“当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