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元辰如今名头响亮,将遭遇的危险也更大。
他们要趁这机会,尽可能提升实力。
众人走后,房间内安静下来。
李衍则打开行囊,从里面小心取出一些物件,都是蜀王宫一战后的收获。
这些日子研究后,也算弄清了是什么。
有些用得上,有些可以用来换宝。
想到这儿,李衍小心拿起一块玉佩。
玉佩只有婴儿拳头大,质地为青玉,乃是“双螭拱璧”形制,外圆内孔,直径约三寸。
此宝气韵古朴浑厚,按王道玄所言,乃是战国至秦的典型风格。
边缘浮雕两条交缠螭龙,象征阴阳调和与皇权天命,应该出自皇家,雕刻十分精美。
仔细查看,正面还阴刻“云雷纹”,中心孔周环刻十二道小篆符咒,如“延年永寿”“镇煞辟邪”等。
王道玄查阅过,这些正与《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的方士祷文相呼应,是祭祀礼器。
卢生的名头,可不小。
始皇二十八年,琅琊刻石记载,这方士卢生就曾献“亡秦者胡”谶语。
这是一件国祭神器!
除了有宁神之功,躲避神通和天庭探查的力量,甚至还强于“如意宝珠”。
怪不得,卢生一直随身携带。
瞧着此物,李衍挠了挠头。
这玩意儿最不好处理。
他是活阴差,若随意售卖,被哪个老鬼得到,将来翻脸动手时,便成了麻烦。
但拿着又太过奢侈。
他有“龙蛇牌”,队伍有“如意宝珠”,若再用此物隐藏,传出去必惹得人人眼红…
“唉~”
李衍叹了口气,又拿起第二件物品。
这是面黄绢经幡卷轴,正是当时卢生第一次阻止阴兵,所用的《地官赦罪宝诰》。
此物是一次性宝物,上面附着的力量已经消失,看上去如同凡物。
但李衍知道,这便是大罗法界幕后黑手的证物,但该怎用,却是毫无头绪。
第一次,阴兵被其逼退。
第二次,召请温灵官未竟全功。
天庭地府都已知晓,却没有下一步动静。
幕后黑手来头不小啊……
李衍微微摇头,又拿起了第三样宝物。
正是当时二郎留下的青铜纵目傩面。
此物已恢复平静,但李衍仍能感觉到,纵目眉心处,盘旋着一股气息,与二郎同源。
杨二郎消耗千年香火,将九鼎重新打入地脉,算是还蜀中百姓供奉之情,如今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