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没有兴趣点开那个完整榜单的,所以热搜前十就显得尤为重要。
热搜第七的是本次奥斯卡收视人数高达4890万,而上一届奥斯卡收视人数仅仅为3920万。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学院本次会制造一个大赢家,都知道观众是冲着谁来的。如果不是《地心引力》在奥斯卡大获全市,焉能有如此高的收视人数?
学院保守归保守,但大家毕竟还要一起吃饭,自然不希望这锅饭吃不下去。
加上小吉伯特的配合,又努力的公关,学院看着也很喜欢。虽然《地心引力》不符合平时奥斯卡评选的标准,但仍然给予最大的认可。
观众和电影人们惊喜的看见奥斯卡的改变,就连今年惨败而归的哈维·韦恩斯坦就在奥斯卡是否在迎合大众的口味。
不过imdb影评人彼得却不这么认为,他认为今年只是特殊情况,奥斯卡以后还是会回归到小众路线上去。
“奥斯卡评委的平均年龄高达62岁,而且,40岁以下的评委不到2%,60岁以上的评委就占到了54%。
学院一共有6783名评委,其中就有3662名60岁以上的评委。该如何指望这四千多名多名老人能够欣赏讲述新时代的电影。
所以,第84届最佳影片是《艺术家》而不是呼声更高的《点球成金》得奖。
同样,这3000多位老人也不可能会喜欢更符合年轻人口味《龙纹身的女孩》《危险方法》《亡命驾驶》等影片,后两部电影奥斯卡甚至连个提名都没有。
学院的评委中94%是白人,77%是男性,由此也可以看出,奥斯卡的味道基本上也就是一个白种老男人的口味。
用这个口味去分析过往奥斯卡所有的奖项,就会让人惊讶的发现:这个老男人的口味还真稳定。”
彼得接着补充道:“至于今年的例外,只会是例外。为了收视率,为了关注度,奥斯卡不得已做出了妥协。
但到了明年,奥斯卡就会说:我已经给你们面子了,但你们不懂电影艺术,接下来还是按照我们的口味去选择吧!”
这一篇文章可谓鞭辟入里,将奥斯卡的本质给分析得淋漓尽致。
奥斯卡当然知道自己的问题,但正如同上了年纪的男人力不从心一样。指望一群超过六十岁的老白男发动对奥斯卡的改革,简直是痴心妄想。
而各大主流媒体上,基本也对《地心引力》和奥斯卡本次的改编做出了肯定。
《纽约时报》说:“《地心引力》传递了一个颠覆性的讯息:特效和智商未必要成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