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或者说不知道,其究竟是又想要做什么。
见其发懵,朱高煦将其神情尽收眼底,在熟知大明具体情况下,自然也知道太子爷为何如此。
随即,他皱眉沉吟了片刻,出言道:
“老大”
“别发懵了。”
“今时不同往日,以往那些个凯旋,只不过仅限于只是打了胜仗而已。”
“除去名义上,并未真正的给大明朝廷带来任何的好处,为此大明朝廷没有任何的表示,那么也是情有可原,别人也找不到任何的话说。”
“但此次远征倭国本土,比之以往的凯旋,却是完全不一样。”
“此次,远征倭国本土的将士,可是给整个大明,带回了足足近五千万两白银左右的收益啊!”
“就这么庞大的收益,朝廷拿出一些银两,适当的奖励此次参与远征的将士怎么了?”
“难道不是合情合理的事情吗?”
“倘若真的什么都不拿的话,你想想这些个远征倭国本土的将士会如何想?”
“别以为那些个将士都是傻子,别以为别人什么都不知道,虽然其可能不知道此番收益的具体数额,但是你妄想别人是蠢货,显然是不太可能。”
“收益这么多钱财,如若真的一点表示都没有,这些个舍生忘死的将士们该如何想?”
“为此,或多或少,都应该给此次参与的将士些许的好处。”
“不管多与少,都是朝廷的心意,同时也能够调动别人的积极性。”
“明白吗?”
这话说的。
太子爷自然不是傻子,这么简单直白的话语,他怎么可能听不懂?
但听懂了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又是另外一回事。
当然此事也不是太子爷不想做,或者他不愿意做。
而是从太祖立国开始到现如今,可从来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且按照大明律例,也没有这样的规定。
倘若此次给了的话。
那么以后那些个大明将士打了胜仗凯旋,大明又该如何应对?
要知道此次,只不过胜仗的收益高而已?
倘若下次的收益不高,那么大明又哪里去拿钱出来犒劳将士?
此次犒劳了,下次没有收益又拿什么钱财来犒劳?
如若下次没有犒劳的举动,那些凯旋的将士,又会怎么想这般不同的待遇?
会不会有别样的想法?
会不会有别样的举动?
当然这还仅仅只是一点,此间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