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头子知道又何妨?”
“一州一府之地,老头子的性格肯定不会放于眼中。”
“就算王妃在封地中所有的事情,都落于他眼前,他最多也不过撇撇嘴,觉得我太过于异想天开、不自量力了而已。”
“对于老头子来说,我们如今的谋划,不过就像是一群躲在阴沟里的臭老鼠,根本不值得他这个翱翔于天际的雄鹰多看一眼。”
“相较于王妃封地之中的做法,在老头子眼中,可能还没有我们手中握着,隐藏在暗处的探子对他的吸引力大。”
当然这番回答,朱高煦忽略了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没有与老何表明、交底。
亦是会引起朱棣忌惮,猜忌的事情。
则是,此番施恩举动,朱老四可能不在意,也不会多想,不会将其视为威胁。
原因无他,乃是封地之中有着拱卫将士,人数的要求。 所以只要不扩充将士人数、突破限制,就那丁点人,面对诺大的朝廷来说,确实不值一提,不会造成任何威胁,亦不会认为他能够翻不起什么风浪来。
而所谓的封地惠民?
怕是更不会被放于眼中。
在所有人看来,百姓终究是百姓,手无缚鸡之力,无任何威胁可言。
就算其封地被打造成铁板一块,又有何用?
至此,老头子可能就纯当一乐子,不会在意。
且此事之上,朱棣怕是连召集他,前去御书房议事、呵斥、训斥的兴趣都提不起来。
但就这番事情上,最为重要的一环,现如今只有汉王妃与他知道详细布置。
如何在朝廷规定的律例之下去变通。
将士人数固然固定,但可没有说过人不可以变化、更替。
外人眼中,只看到将士人数限制,认为无威胁。
倘若封地之中,几年乃至十年的时间,将士人轮换训练,从军呢?
要知道一个封地之中可是有着几十万百姓的啊!
这么庞大的群体。
耗费八年十年的时间,将这些人全都轮换着训练出来。
做到几十万百姓,几十万兵。
闲是为民,战时为兵。
这将是何等可怕的力量?
且训练这些人的时候,再给这些人灌输忠于汉王府的理念。
配合着汉王妃实施的仁政。
想来这些人肯定不会排斥。
一旦这些人全都训练出来,形成作战能力。
后续朝廷倘若有什么动作,或者要做什么不利于汉王,乃至封地的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