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明鉴。”
说话的同时,群臣止不住疯狂的冲夏元吉递眼色,以示自己态度。
与此同时,吃瘪的众人心中亦是不约而同的,将朱高煦祖宗十八代给“极为亲切”的问候了遍,此间事上,连着远征漠北的永乐大帝都未能逃脱。
致使行军途中的朱棣,此时此刻耳根子,可谓是犹如烈火灼烧,火辣辣的感觉。
正坐高台之上的朱高煦,见着台下一众手足无措,着急忙慌吃瘪解释的群臣,心中可谓是乐开了花。
片刻之后,他冲着众人压了压手,道:
“行了。”
“方才乃是本王见殿内气氛凝重,故而与诸卿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活跃些许气氛。”
“诸卿不必介怀。”
开玩笑?
活跃气氛?
我们可真的谢谢你了。
信了你的邪。
不过众人心中对此言很是不岔、很是不爽,最终也不得不强压下心中的怒意,脸上挤出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配合着。
短暂的沉默了片刻,朱高煦像是想到了什么,神情徒然一凝,半眯着的双眸之中充斥着刺骨的冷意,直勾勾的盯着台下群臣,言语亦是变的低沉了起来,道:
“争对大明宝钞,可兑换同等数额的金银铜钱之事。”
“本王希望诸卿,出了御书房的门,都将此事给我烂在肚子里,不希望此事从诸位的嘴里流传出去。”
“如若发生这般事情,可就别怪本王心狠手辣,不念及情面。”
突然转变的话锋,充斥着警告的言语。
致使殿内的群臣神情一怔,一脸错愕的看向徒然变脸的汉王,下意识的出言问道:
“王爷这是为何?”
“大明宝钞可换同等数额的金银铜钱,此乃好事,若是天下百姓知晓,必定极大的鼓舞人心,争强朝廷的公信力。”
“为何要封锁消息?”
“此举为何意?”
见着,一众错愕、疑惑注视着自己的目光,朱高煦神情变的极为阴冷,包含深意的瞥了众人一眼,道:
“为何?”
“自然是为了杜绝,某些人因消息时间差,故而投机取巧,借机钻空子、与民争利,压榨本就不富裕的百姓。”
“尔等可自行想象,大明宝钞贬值了多少?”
“如果有人提前知晓,大明宝钞能够兑换同等数额的金银铜钱,他们会如何做?”
轰.
此言一出。
犹如一声惊雷,在群臣的脑中炸响开来。
也总算明白,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