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就太期待了,我曾经坐过海军的米格-29kub,这弹射版的还真没尝试过。”
作为真飞友,叶夫根尼表示很有兴趣。
他想试试集火防务的米格-29tub,像f-4k和f-4j这种本身就是舰载机的,那就一般般了。
视察完两架战斗机的情况,两人又来到了另一边,直升机的机库。
集火防务的米-24v停在前哨营地,这里停放的是格纳的那架“米-24pn”。
真正的米-24pn是车臣战争后临时过渡的夜战型雌鹿,安装了步战车上使用的9s47n光芒iii夜视瞄准系统,真就成空中步战车了。
可髪国人的车载夜视体积小、重量轻,上机没问题,大毛上一代的老夜视真就是场灾难了。
所以夏屿身前的这架老雌鹿,是基于米-24p的底子,升级到米-24vm,也就是出口型米-35标准的现代化雌鹿,依旧保留了6个派龙架。
“就现阶段的作战环境,让人不得不重视武直的夜战性能,换装大功率发动机和复合材料旋翼,升级航电和夜视瞄准系统,花了我好多一笔钱呢!”
老叶夫向夏屿介绍道。
“我明白,这就是当下的发展趋势,否则我们只能白天发动进攻,而现在我们不仅能编组出击,还能给艾斯艾斯一个惊喜。”
夏屿聊到惊喜,或者说是惊吓。
武直一架次的投射量比较有限,根据当年阿冨罕战争总结的经验,一般都是载员舱不拉人,出击的时候多带一个基数的火箭弹。
这样弹药打完了不回来,直接野战装填,就可以再打一轮。
巴耳米拉主城区那么多的目标,只有一轮火力投射是肯定不够的。
可折回基地补充弹药不仅麻烦,还贻误战机,所以这次他们同样需要野战装填。
不过这一次,弹药不会装在雌鹿的载员舱里,他们有更好的方案。
“这位就是我们的飞行员——夜枭,这位是集火防务的老板夏洛克先生,你们这次将搭档作战。”
老叶夫介绍这架米-24pm的机组成员给夏屿认识。
飞行员看着很老练,听说曾参加过车臣战争,炮手就比较年轻了,看着还不到30。
和两人握手后,双方就作战细节,开始交谈起来。
…………
另一边的巴耳米拉主城区,巡视一圈回来的侯赛尼皱着眉头,今天他总有一种被人窥视的感觉。
难道是天上的无人机?
今天集火防务的雀鹰a都没有起飞,属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