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尽可能的降低伤亡数字,夏屿也算操碎了心。
毕竟都是爹妈养的,即便运气差点,不能全须全尾的回去,也比装进小盒盒送回家强。
他这么想着,打开了第二个集装箱的柜门。
“吱~~”
一股铁锈味扑面而来,入目只见一个锈迹斑斑的金属基座,手电筒扫过上面锈死的结构件,依稀能分辨出这曾经是门双联火炮?
丢失了所有炮管和易拆活动件的双联高炮,也就是曾经赫赫有名,夏屿一直想入手的双联flak40。
单管和双联版本,到二战结束总共生产了450门,后者更是只生产了零头都没有的34门。
除了少数几门配上4号坦克的底盘,被改装成了自行高炮,剩下的全部布置在了防空塔上。
如果不是从奥地莉发现了这门双联flak40的炮体,夏屿都想搞两门单管版的拼出双联型号了,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三期工程运营前成功找到了。
至于接下来怎么弄,他又打开了第三、第四个集装箱。
里面分别装着七八根粗细不同的炮管,还有从敍利垭拾来的4号坦克底盘(切割过)。
夏屿的计划很简单,凑齐改装自行高炮的零部件,整好了拆下来,再重复上述步骤就能得到3门双联版flak40。
就是所有被编号的零部件都要做修改,像高炮上的电动机、供电模块、易损零部件也得换成现代的产品,工程量不是一般的大。
兼职卖军火他肯定是没精力这么一辆一辆修改的,但折腾老古董那叫修复文物,为人类精神文明建设做贡献,他是愿意牺牲的。
当然,打一组就是两发炮弹,直接入手6万美元,这样的牺牲谁不愿意呢?
夏屿将双联flak40的炮体、从那些单管版残骸上寻摸到的两根128mm炮管,还有4号坦克底盘一起投入改装车间。
【发现车辆x1,有效改装模组x1,有效改装部件x1,可改装】
“改装!”
【预计改装剩余工时:66.7】
加入排队序列,原本的进度条瞬间又多出来一截。
三号集装箱里剩下的88mm、128mm炮管也不会浪费,它们会在“原装”身管膛线寿命耗尽之后用于替换。
不管什么类型的火炮都是有寿命的,使用减装药、内膛镀铬可以有效延寿,但博物馆日进斗金的消耗量,几款热门车型三五个月就能打光身管的膛线。
为此夏屿特意提供了技术指标、工艺手册作参考,就50mm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