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甲车则还是髪国的潘哈德和大毛的虎式,再多一个镁国品牌就太乱了。
他们的装备看着比较印渡化,但每个品类基本上就两款,t-64b1m退了之后主战坦克就t-80和勒克莱尔。
两辆豹2被夏屿刷了沙漠涂装全送去了玛理。
重型步战车例外了点,可kf-31、kf-41都是莱茵金属赞助的,他们自己只用黄鼠狼。
轮式步战车也就一款btr-82s,自行高炮就红色猎豹和常规猎豹……
这样外行看着万国牌,内行才能看出门道来,集火防务以符合自身需求又保持克制的配置,比各国pmc公司只能承接本国的淘汰装备强多了。
他们是有什么用什么,而不是需要什么专门去购买什么。
这些在一个体系框架的装备,可能适合军队,却不适合私营军事承包商。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那些美式装备,空军装备还算好,陆军的东西就太拉胯了。
步战车不行,主战坦克又只肯卖猴版的,倒是可以当导弹打的海马斯还有一点意思,但pmc公司根本用不上好吧!
可以用重型直升机吊装的m777大口径榴弹炮,不提某大国的竞争型号,私营军事承包商用的更多的还是105mm、122mm榴弹炮。
至于152mm、155mm大都是拖曳版本,连卡车炮都少,就更不用说自行榴弹炮了。
军事外包最重要的一个因素,那就是成本问题。
穷国升级武器装备、发达国家有装备但使用不划算,才会找上pmc公司。
集火防务能用这么好的装备,除了有系统托底,那就是他们做到了行业尖端,能抢到足够多的订单。
剩下的基本就是老板推广的产业链发展模式了,只是这两年旅游业给了他沉重一击,不然比单纯的军事主业要赚钱多了。
唉,时代的一粒沙,落在他们这些身价几百亿的小老板身上就是一座山,人生是真的艰难。
以后有机会多卖点军火补贴补贴吧,家里三个娃呢!
再一次来到山洞分基地,夏屿将阿冨罕部署期间打印的几万发152mm炮弹挥手释放出来。
听说大毛有不少弹药库都是露天的,这不是无人机一打一个准?
换他这里,两道门一关,就是核弹砸下来了都殉爆不了。
另外因为两处通道一侧是峡谷,攻击角度受限,一侧是盾构机开辟的弹射起降隧道,能设置多道防护门,就是连砸81枚穿地弹都不好使。
可能得上传说中的核钻地弹才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