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和版权白又楼也是要分钱的.比例还不小,版权他甚至占的还是大头,指不过可能要有一部分运营成本啥的。
这些账不太好算,白又楼自己也不太清楚,是老周带人负责。
但华星那边的账还是很容易算的,那就绝对不会亏。
现在事实证明,白又楼真的值这个价!
华星那边算是通过《爱在黎明破晓前》试了个水,一部这种类型的电影都能轻松收回成本的同时,还抬高了安鹿宁的咖位,让她有了代表作,甚至后续电影还能细水长流的赚钱。
这买卖做的,合算!
之后的《白日梦想家》,他们自然会投入更多的宣传资源进去。
不过吧~虽然有些憨批媒体激动地喊出什么“能破五亿票房的文艺爱情片出现了”这种屁话。
但甭管是华星还是白又楼自己都知道,这电影的潜力基本上也差不多了。
五亿?两亿都难的很。
不过运气倒是也挺不错的,居然在前三天都拿下了票房冠军。
当然不是说明白又楼又多么的叼,一个礼拜拍部电影就能镇压国内票房市场。
纯粹是情人节这个档期的对手实在是太菜了。
几部青春片、爱情片,一个比一个狗血,一个比一个槽点多。
那圈钱的嘴脸简直藏都不藏了。
相比较之下,七天时间“粗制滥造”出来的《爱在黎明破晓前》,简直就是其中的一股子清流。
白又楼原以为自己这电影肯定会有一波节奏,就吐槽他这电影从头到尾都在扯淡。
结果看了电影的观众们纷纷表示,“码的白又楼的电影就算把声音关了都比那些个狗屎要好看。”
对,对手们的菜鸡程度,居然已经到了白又楼这边靠“默剧”都能战胜他们的程度了。
这票房冠军拿的也算是实至名归。
那些个电影的导演、主演,被喷的都不敢冒头。
估摸着白又楼是拉了不少仇恨的,本来大家一起烂片圈钱挺好的,情人节嘛,你拍什么他们都会去看的,反正看完电影后到了酒店,甭管是一起吐槽烂片还是感慨剧情,最后不都是打炮嘛。
结果冒出个白又楼,让其他同行们有点“无所遁形”,这不恨他才有鬼呢。
当然,恨归恨,但他们一个个地安静如鸡,顶多为自己辩解一下,倒是不太敢把火力对准白又楼。
柏林最佳导演的奖杯还搁那放着呢。
再加上,谁不知道白又楼这家伙脾气不好啊,给他惹毛了连冯大载都喷,管你这个那个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