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两块多!
然后,她把这剩下的三四粒瓜籽种到了窗户外面用破脸盆充当的盆里。盆里原来的太阳让她给拔掉了。
几天后,盆里出来几个苗苗,马春红又迷茫了。
这种子也没啥问题啊?
……
李家又买了一辆拖拉机的事情,两天后传到了姜至瑜的耳朵里。
她的新闻属性顿时就被触动了。
这是多好的新闻啊!
全乡的拖拉机加起来不到五台,光四小队这边兄弟两家就两台,还是种植经济作物赚的钱买的,这妥妥的能上州日报的大新闻啊!
她当既骑上自己的女式自行车往四小队而去。
必须采访!
其实新闻稿的框架和主要内容在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都已经有了,弟弟利用收割机帮助农民收割小麦,节省夏粮入库时间,同时挣取收割费。
哥哥在保证种粮的情况下种植经济作物,获得丰收,得到巨大的经济效益,兄弟两个双双购买了拖拉机,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等等。
但她需要细节。
姜至瑜也算是李家的熟人,她也知道李家的位置,轻车熟路去到李建国的院子。
李建国夫妻两个,李青侠夫妻两个都在麦场上敲油葵,这油葵(村里人都叫葵)头割下来拉到麦场上,摊开晒干,然后一个人拿一个棒子使劲的敲着葵头。
这是通过震动的原理把葵头上的葵籽给反震下来。因为葵籽比麦子要脆弱一些,所以不适合像打麦子那样用滚子砸,会把葵砸碎的。
敲下来的葵会带着一些盘上的皮子,这时候就得扬场,接下来的情况和麦子就差不多,扬干净后装袋,然后去粮食局把任务下的交了。
交公粮可不止是交麦子,还要交油葵,交玉米,有些产稻区还要交稻子——本村就有交稻子的公粮任务。
种油葵多的人家把任务里的葵任务交完,剩下的一部分在乡榨油坊榨油自家吃,一部份要卖掉。
李家油葵种的不多,基本上就是去掉公粮任务剩下的够一家吃的油然后富余一些。
好在李龙一年到头经常送来燷过的肉油,这就节省不少油。
姜至瑜看院子里只有一个不认识的女人在,便先自我介绍:
“大姐你好,我是乡里的宣传干事姜至瑜,请问李建国在吗?”
“俺大哥他们去麦场敲油葵去了。”陈丽蓉急忙指了指南边说:“俺大哥大嫂都去了。”
“噢……”姜至瑜看到了停在院子里崭新的拖拉机,立刻就取出照相机拍了两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