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夏天收的麦子,那些麦草都送到了造纸厂当原料了。
所以对于芦苇的需求就少多了。
大家还是希望能够做苇把子挣钱。
但李龙迟迟不回来,不给活,他们就只能等吗?
有急的人就时不时的去李家看看,有更急的人甚至干脆已经在家里扎起了苇把子。
在他们看来,反正总紧是有这样的活的,不然这些苇子堆在家里也不是个事儿,不如就直接扎成苇把子。
不论是李龙还是像去年的胡老二胡老三一样,谁收就给谁。
所以眼下有些人家闲下来已经开始扎苇把子了。
四小队这两年形成和其他小队完全不同的冬日“文化”。
其他小队的人一到冬天,那真就猫冬了,没啥活可干,小伙子们聚在一起,要么打牌,要么谝传子。
有活力的可以出去撵个兔子啥的,套兔子的也有,并不多。
四小队这边冬天也是有活干的。眼下冰还不厚,砸冰窟窿逮鱼的还不到时间,但有人时刻关注着大海子,也不知道大海子会不会像去年一样直接清干水,露出满库的鱼。
如果有人觉得去年大海子的鱼清了今年就没鱼了,那就错了。
大海子和小海子不同,小海子上游有两个,一个是洪水一个是从玛河分出来的一小股渠水。
这两股子水都不太可能带来大鱼,最多有一些小鱼。
所以李龙一直极力避免小海子溃坝决口,因为他知道小海子一旦溃坝决口,大鱼跑了,便再没有可能有这么多鱼了。
大海子就不一样了,上游是和河一样的莫合渠,下游还有几个大大小小的水库。
这些水库都是公家的,彼此连通,他这边没鱼了,下游水库有啊,那些大鱼会在放水的时候顺流而上,游到大海子里定居。
所以大海子里的鱼是不绝的,除非上下游完全断绝。
去年的那副场景给参与的人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所以不少人都等着。
当然,更多的人还是在搞苇子。哪怕李建国家里也割了不少的苇子。自家的院子里有拖拉机,所以大部分的苇子放在李龙的院子里堆着。
梁月梅和李建国没事就抽苇子,不过和其他人不一样,他们并不扎苇把子。要先把苇子抽出来再说。
用李建国的话说,扎苇把子那活不是简单的很吗?抽苇子才麻烦的。只要把苇子抽好,剩下扎苇把子的事情根本不麻烦。
隔壁的陆英明家也有样学样。不少人家都这样,只是更激进的人家就按去年的标准已经开始扎起了苇把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