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好几个人拦着问李龙具体的情况,李龙就给解释了一下,多的也没必要说。
拖拉机开到大哥院子边上,他看到大哥大嫂都在抽苇子,老爹也在边上帮忙,老娘坐在锅头那里煮猪食。“小龙回来了。”梁月梅笑着打了个招呼,“这苇把子活这就下来了?幸亏咱家没有提前扎苇把子,不然不得后悔死?”
“就是就是。”听着拖拉机声响赶过来的陆大嫂也是这般说法,“三毛钱啊,这回又能多赚不少哩!”
扎抬把子陆英明赚了三百多,转手就买了一辆自行车。扎大扫把他家也赚了有两三百,再说这苇把子,应该也能赚差不多的钱。
一年下来光这些进项就有一千块,这可比一个正式工人多多了!
而且米面油还都地里产出,连菜自家菜地里也基本上能够供上。
这还要啥?
陆家打的苇子也不少,扎几百个苇把子是没问题的。李家的苇子更多,梁月梅估计自家的苇子扎一千个苇把子肯定是够的,说不定还有多。
李龙回来和家里人打了个招呼,先去把自己屋子里的炉子架着了,然后就过来帮着大哥他们抽苇子。
扎苇把子的技术他还差点儿,抽苇子不算技术活,他还能干。
杜春芳看他坐在木头墩子上,便找了个旧垫子过来,让他垫屁股下面。
李龙笑着照做了。这在外面抽苇子还的确是有些冷的。好在身上穿的厚,北疆本身就产,做袄别的不说,至少舍得用。
李龙已经换上了布鞋,这个底子厚,厚子也是絮了的,暖和。
当然,年轻小伙子火力壮,再加上一年到头鹿肉狍鹿子肉和狼肉没少吃,火气是比一般人强的多。
所以不怎么怕冷。
李龙在大哥家里抽苇子,依然有人不停的过来到这里问情况,主要还是不死心,想问问那扎好的苇把子有啥解决办法没有。
李龙统一回答,没有。
他不能说有,说有的话,这些带着农民式的狡猾的人,必然会把他的思路给降一个标准弄出来,到时如果他不收,还会说是他给教的。
农村的人并不都是纯朴的,和城市里的人并不都是高素质的,一个道理。
毕竟人是复杂的。
一直到中午吃过饭,下午再干活的时候才算消停一些。
那些人大约也知道没啥好办法了,大多数人都是把扎好的苇把子解开,原本两个苇把子的苇子并一起,然后再用细铁丝重新扎好。
当然,得用工具,手扎肯定是不行的。
许建军没这么干。他觉得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