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通,三叔能主动替子孙揽这个事,有担当。
另一方面他也在犹豫,自己老娘是喝了三叔带来的酒好转的,而且能看出来,只要继续喝这个酒,后面不说和正常人一样,照这个速度其实也差不多。
这两天老娘的笑感觉比去年一年见的都多,以往的唉声叹气也没了。
这恩情是不能不还的。
“那三叔,这纸我拿回去了,我想想再说。”李安民没给死话,又问道:
“小龙这是生了俩?”
“对,双胞胎,”李青侠有些得意,“一下俩儿子,他说现在就得攒钱给孩子买房了。”
“真厉害。”李安民赞叹了一声,又问了李龙的一些情况,意思是后面写大事记能用上。
年轻一辈,在李楼这边来看最出息的就是李龙了。李家四门,本县境内还有一门在李家集,县城南边。那一门里面李安民了解年轻一辈没有什么太出息的人。
那就行了。
虽然都姓李,但也有个远近亲疏之分。自己这一门出了人物,李安民与有荣焉。
李安民走后,李青侠坐在门槛上好一会儿没起来,这事算成没成呢?
只能往后看了。
李龙并不知道老爹李青侠正在为族谱的事情努力,他把张强骂走后,继续收着大扫把。
说实话哪怕张强和李龙没有去年的矛盾,李龙也不可能收这大扫把。
明明已经说过好几遍了,那个八卦也经许海军的口传出去的,今年李龙的打算是质量要求比去年还要严,不合格就拿回去。
反正现在一个普通工人一天的工资都不可能三块五,但他在队里已经第三年收大扫把了,熟手一天扎五六个肯定是没问题的。
一个人一天的收入顶三五个工人收入,如果还不严格把关,那要你干啥?
所以快天黑的时候,李龙一共收了不到一百五十个合格的大扫把。
一方面是队里许多人还在割芨芨草,晒干需要一定的时间,另一方面就是他的要求严,有些想蒙混过关的,被他给拒了。
合格的,那就直接掏钱。比去年贵,那大扫把被收的自然也高兴。
现在就是卖粮大概率还可能收白条,扎扫把能拿现钱,真就解了不少人的急。
李龙在四小队的声望+1.
拉着一拖拉机的大扫把回到大院子,天已经黑了。
接下来的几天就是这样,上午去清水河收,下午去四小队收,两三天就会集齐一千把大扫把送到供销社去。
供销社那边检查验收的果然也是比去年还严格。好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