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龙说道,“累了一年了。”
说实话,这时候机械化普及的程度还不高,干农活累是正常的,这还是这两年因为有了收割机不用割麦了,不然还累。
这时候说女子能顶半边天,那是一点都不夸张,梁月梅干农活那真不输李建国。
“嘿,娟娟妈干活那真是利害。”杜春芳虽然不怎么下地,但看了两年也看出来了,“放老家,那都能当顶梁柱用的。”
老娘难得夸大嫂几句,李龙看着就想笑。
其实这么聊天,没啥具体内容,但李龙是真的感觉到了放松,就这么聊着,原来心底的一些压力劳累啥的,都慢慢消散了。
家是最好的港湾。县里的大院子,承载的是李龙的幸福,那里,他是顶梁柱子,是一家之主,他要负担起男人的责任。
这里不一样,他是老爹老娘的小儿子,是大哥大嫂的小兄弟,是当儿子一样养了近十年的小伙子。
在这里他甚至都可以撒个娇——哪怕他已经是方圆十数公里有名的人物了,在这里他依然是可以耍赖使性子的人。
可以彻底放松下来的地方,也就这里了。
意识到这一点后,李龙是特别的珍惜这样的时光。哪怕在别人看来,这样毫无意义。
但实际上,两世为人,李龙知道这样的时刻真的是弥足珍贵。
一直到五点多,看着老娘坐在那里已经打起了瞌睡,李龙才站了起来,说自己要去小海子。
眼下去小海子已经不需要再步行或者拉着爬犁了。夏天修路的时候,许成军专门和拉砂石料的司机拉了关系,队里出钱,拉了不少砂石料铺往小海子的路,这样去小海子就有一条砂石路了。
路虽然不怎么样,但至少开拖拉机、开车能过去了。
这条砂石路原本应该是在十来年后才会出现的,眼下算是提前问世了。
李龙开着吉普车到小海子的时候,他发现这里冰面上还有不少人。
冰面上有厚厚的一层雪,大部分芦苇已经被人割掉,还有一些零零散散的在北风中飘动着。
陶大强他们分散在三个地方,每个地方都打了两个冰窟窿,这三个点都位于冰面比较开阔的地方,每个地方的两个冰窟窿相隔也有十来米。
冰面上的雪很厚,偶尔能看到鸟或者兔子在雪地里行动趟出来的印子,这些印子基本上都是出入在芦苇丛中。
李龙把吉普车停在路的尽头,北堤苇沟的边上,步行走到了陶大强那里。
冰窟窿附近的冰面上雪已经被清理干净,斧头、铁镐摆放在一边,陶大强手里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