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王师傅纯纯就是干一天管一天,压根不会去想下一步干嘛,而且据他透露的信息来看,乡里这个农机修理厂快干不下去了,没有人过来到这里修东西。
这也是个实际情况,因为红旗公社距离县里是相对比较近的,不到五公里。其他乡还有距离四五十公里甚至更远的。
现在各村的农机驾驶人员和二三十年后的不一样,大都懂一些简单的修理,如果他们修不好的毛病,王师傅这里大概率也修不好——不光是技术问题,还有设备问题。
所以乡里各村的农机如果出了大问题,通常会送到县里,这里能干的就是搞一些小物件,甚至都到了要抢铁匠铺生意的地步了。
所以对于李龙要做的这个东西,王师傅只会去想着自己能收多少外快,不会去管合作——他不干农活很多年了,对于这玩意儿是否有市场,根本就没有判断,也不会想着去判断。
李龙照着自己的想法描述了一下,那王师傅算了算说道:
“你说的这个好开,主要就是焊接,配件就弹簧不太好弄,不过三五个我这里还是能弄的,算算材料费,工费……一个你给三块……三块五毛钱吧。”
一个点播器上的铁加起来也就一公斤,这时候要按料费来算,一块五毛钱到两块钱,他收一块一块五的工钱,李龙觉得还行吧。
毕竟这算是半垄断的,别地方也只有找铁铁匠铺去做,还不一定能做出来。
“啥时候能拿?”李龙一边掏钱一边问道。
见李龙要付现钱,王师傅变得热情了不少,他笑着说道:
“你要急用,明天就能来拿。先给十块吧。”
李龙倒也不怕他不讲信用,这时候这样的还是比较少的。或者说,李龙一直到后世,在本乡本村里,见过的在那些短视频里见过的农村的一些奇葩事都非常的少。
什么不养父母的,吃绝户的,往渔塘里洒药的,抢收别人的经济作物比如水果、药材之类的。
见过最闹剧的一场,也不过就是在村里土地实施滴灌,土地承包费火箭式上涨,然后兄弟两个争抢着种父母土地的一次,还是被队长和几个老村民代表给按住了。
只此一次。其他的李龙再没听过什么比较奇葩的。总的来说,村里的人,道德水平还是不错的。(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