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院的日子很不好过,电视台也不如以前那么肯花钱买电影播放了。”
“还好我们有录像带。”科尔曼也感慨,当年的老路因为汽车影院的消亡,现在已经很难走了。
“但是针对录像带市场的电影,很难在院线上映。希德姐妹帮要不是获得了圣丹斯的好评,上映也很困难。在大银幕上放映,一群陌生人一起看电影的体验,是越来越贵了。”
“哎,也是……”,科尔曼知道罗纳德说的是发行成本,现在的小制作,没有大明星的加持,宣发成本比大制作还要高。
“你能想起来,最近五年有哪个新人导演吗?”罗纳德继续问。
“……”,罗杰·科尔曼想了半天,除了罗纳德和卡梅隆,这几年有些声势的新人导演不多,能够用商业片赚钱的就更少了。
“我担心,电影导演会成为恐龙那样的濒危物种了,所以有机会让新人导演试手的话,略略赔本还是值得的,罗杰。”
用小成本给新导演练手,用中等制作给导演升级,这个机制,原来是大片场制度下,由副导演转行导演实现的。六十年代以后,则是主要靠着各种各样的独立制片电影来实现。
现在一部电影的成本越来越高,风险越来越大,制片厂肯给新人导演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少,新导演的绝迹,对好来坞是很致命的了。
“你说的对,看来我也要多给新人一些拍低成本电影的机会。”罗杰·科尔曼又开始算账,自己给新导演机会,然后让他们去找罗纳德那里试试中型项目,等成名了,我再把他们在我这里导演的电影,重新发行录像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