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司业讲学时曾有言,‘人之是非,初无定质’。”
“又有‘昨日是而今日非矣,今日非而后日又是矣’这等话。”
“朕这才意识到,朕还未定义过,何为善恶,何为是非啊!”
这话一出,李贽瞬间就忘了什么君臣,什么礼数。
他连连颔首:“是也!”
“所谓善恶是非,数代以降,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宋取朱子,今取王子。”
“是非善恶,当无定数耳。”
“是故,人无有是非善恶。”
朱翊钧连忙接上他的话:“乃以天下之是非为是非。”
李贽投来欣赏的目光。
能跟上他思路的可不多。
朱翊钧来回踱步,思忖片刻,开口道:“好好好,李司业方一进宫,就为朕解疑释惑,不愧是经学宗师。”
“朕明日便登报。”
“若是以大白话,那就应该说,人初生时,还没有意识,也就没有善恶。”
“而意识,是天下环境所塑造的,等到人形成了意识有了表现,又开始根据不同的道理,来划分善恶,再根据个人禀赋不同,才有了所谓的是非善恶。”
“而这种善恶是非,是在天下环境中的来评判的,每个时代的善恶是非不同,所形成的善恶也不同。”
所谓的社会实践,决定人的意识,就是这个路数。
李贽也频频点头,不时露出遇到知音的神色。
只听朱翊钧继续道:“既然如此,那天下环境的好坏,岂不是对百姓善恶影响至大的关键?”
物质决定意识,在这里也是能通行的。
李贽解释道:“这是自然,南蛮凶,北夷狠,倭寇诈,皆是彼辈国内饥荒、野蛮、僭越,才塑成了国民的劣质。”
说到这里,他本是振奋之色,突然眼神暗淡了下去。
朱翊钧见得奇怪。
只听李贽意兴阑珊道:“所以,我朝贪腐横行,糜然成风,环境坏了,新晋者也大多出贪官……”
说到这里,他才回过神来!
一时讨论,竟然忘了这是在哪里,连忙就要请罪!
朱翊钧却将他扶住,温和笑道:“李司业无妨,拳拳爱国之心,朕岂会怪罪,况且,此事朕已然有了眉目。”
他迎上李贽的目光,继续道:“朕已经同内阁,推行了考成法。”
“往后也会逐步补齐百官的俸禄,再不会像此前一般欠俸、折宝钞了。”
“同时,朕请回了海瑞,往后都察院,会严查贪腐之事。”
“各地都察院、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