惑:“那老师带我去是……”
李诚铭知无不言,很是开明:“上次你对力的思考,陛下说,你的探知欲跟好奇心很难得。”
“正好四夷馆内有一些外国的书籍,也有类似的思考,陛下让我将译书借与你参考,希望你再接再厉。”
刘三炮喜上眉梢,感激涕零。
李诚铭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少年,忍不住有些感慨。
别看自家表弟嘴上说是恰好有些译本,实则是暗地里搜罗一年了,先后送了好几批去四夷馆,显然是放心上了的。
就这样还时常私下嫌弃进度慢,译本质量低云云。
那鸿胪寺卿屠羲英之前被喷得致仕回家,其中有没有关联,李诚铭只觉得不好说。
反正他对皇帝交代的事,一向不敢怠慢。
时值正月,入夜后京城人却是越来越多。
街上人来人往,摩肩接踵。
二人走得很慢。
李诚铭前后的侍卫也不得不离得近些,免得有所疏漏。
四夷馆在大明门外。
靠近皇宫的御道,想不热闹都难。
虽说皇帝为了省银子,免了鳌山灯会,但好歹是有些良心,将兵仗局、军器局中年份久远的火药拿了出来做了烟花,勉强放了个亮堂。
用皇帝的原话说,就叫鞭炮齐鸣,人山人海。
一路上招摇过市的风流少爷、成群结队的富家小姐、吟诗作赋的举人士子、蹦蹦跳跳的垂髫童子,并着游船花卉、灯谜竞猜、韶姬揽客、耍把式的、打架斗殴的、嬉戏打闹的,想不热闹都难。
刘三炮一路经过这些繁华之地——他上学去往东华门的路上,并不会途经这个方向。
眼花缭乱且不说,就是这氛围让人鼻头酸涩。
他盯着一对带着孩子的夫妻看了很久。
父亲举着孩提跨骑在肩上,母亲在旁笑靥如花,一道烟花炸响,光彻区明,映出刘三炮艳羡的神色。
突然,刘三炮只觉得肩膀被拍了拍。
“走罢。”李诚铭收回手,转过身。
刘三炮这才回过神,慌忙跟上李诚铭。
不多时。
两人来到鸿胪寺外。
衙署悬匾鸿胪二字,大门左右灯笼悬挂,亮堂气派。
如今是年节休沐的时间,却也有人当值。
李诚铭刷着皇帝表兄的脸,带着刘三炮长驱直入。
公署重地,刘三炮不知道规矩,只好低着头,不敢多看。
等跟着李诚铭走进一间公廨值房后,他才敢抬起头,好奇打量。
值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