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也协同作战,对平高的东部、北部以及南部地区展开了全面的攻势。
这场声势浩大的正面进攻,实则是刘之野精心布置的一个局。
他的真正目的,是要吸引敌军的主力,从而为后续的穿插行动创造有利的条件。
在正面战场与敌军周旋的同时,刘之野也悄然行动。
他派遣了41军的121师和123师,并配备了军坦克团以及军区的水陆坦克部队,准备向班庄和扣屯方向实施大胆的穿插。
这一战术部署,旨在形成对敌军的包围之势,将其一举歼灭。
刘之野的这一决策,无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亚热带山岳丛林地区,他大胆地采用了大规模坦克穿插作战的战术,这是敌军所完全没有预料到的。
刘之野坚信,只要能够打通穿插的通道,部队便能在一天之内迅速抵达作战目标,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扣屯在平高地区的战略地位无可替代,它如同一枚关键的棋子,牵动着整个战局的走向。
刘之野副参谋长向123师下达了清晰而坚决的作战指令:他们必须如同锋利的匕首,直插扣屯的心脏地带,并与友邻部队紧密配合,共同向敌364师的师部发起猛烈的攻势。
指挥部对这次行动的时间要求极为严格,他们要求123师必须在总攻的号角吹响后的七个小时内,迅速占领扣屯,从而彻底切断平高之敌的退路,将他们牢牢地困在这片战场上。
为了确保这次穿插作战能够万无一失,刘之野展现出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特意调配了装甲部队前来支援。
这一决策无疑是他善于运用机械化部队作战智慧的又一例证。
他深知,在这片山地丛林中,坦克和装甲车的突击力量将如同猛虎下山,势不可挡。
然而,战场上的形势总是变幻莫测。
由于夏军部队缺乏在当地丛林地带的作战经验,再加上地形错综复杂,通信联络也极为不便,刘之野的这一战术构想在执行过程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但即便如此,刘之野依然保持着坚定的信念,毫不动摇地指挥着各部队按照既定的战略意图,稳步向前推进。
1979年2月19日,123师接到了一项艰巨的任务——穿插扣屯。
这支英勇的队伍,尽管仅下辖两个步兵团,却还需同时肩负起阻击来自平原、大原方向援军的重任。
他们肩上的担子,无疑是沉甸甸的。
战士们身负厚重的装备,踏上了这条充满未知与挑战的征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