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胜利于现代化战争。”
陈首长对“白眼狼”的军事训练表示了批评。
他指出,尽管“白眼狼”兵力庞大,但在系统性军事训练方面显得不足,尤其是在大规模部队作战的训练上更是欠缺。
陈首长曾建议“白眼狼”应增强这一领域的训练,但此建议未能引起“白眼狼”高层的重视。
不过,也幸亏当年“白眼狼”高层们的短视,否则这一仗还真不好说了……
当然,敌军将领不仅在指挥大兵团作战时显得力不从心,其军事规模和战略想象力也同样捉襟见肘。
长久以来,敌军的发展几乎完全仰仗s老大的军事援助。
然而,s老大所提供的援助,大多局限于普通轻武器范畴。
诸如ak47突击步枪、rpg火箭筒等武器,而在重型武器的支援上则显得颇为吝啬。
这样的武器装备配置,无疑极大地束缚了敌军在现代战场上的作战能力。
敌军将领们长期习惯于依赖轻型武器进行游击作战,对于现代化立体战争的复杂多变缺乏足够的认知与深刻理解。正因如此,他们在与夏军的正面激烈交锋中才一败涂地。
当夏军以空地立体攻势发起猛烈冲击时,敌军显得手足无措,完全无法有效应对,只能任由败局一步步逼近。
…………
夏军从“白眼狼”境内撤退,撤退前夕做了三件事,让“白眼狼”欲哭无泪。
此次战争夏军是正义的、合理的,因此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
在刘之野的指挥下夏军横扫“白眼狼”北部地区。
深入“白眼狼”境内40多公里,摧毁了“白眼狼”北部地区的军事武装,兵锋直指“白眼狼”内河。
战争是需要达成战略目的的,夏军的战略目的并不是占领“白眼狼”,而是自卫、反击。
夏国对占领内河并不感兴趣。
虽然,刘之野很想领军攻占敌国首都。
他是来自后世的,知道“白眼狼”还贼心不死。
刘之野不甘心就这么放过轻易“白眼狼”,但是军令如山又不得违背。
所以,刘之野为了严惩“白眼狼”,避免白眼狼再次反击。
另外为了达成夏军的战略目的,撤退前夕令夏军在“白眼狼”境内做了三件事。
其一是收回曾经援助的物资。
在军事上,夏国曾经对“白眼狼”援助过213.8万支(枪械)、7万多门火炮、12.4亿发子弹、1807万发炮弹。
在生活上,夏国还曾援助过大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