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会跟人保持一定距离。
其实,这是很正常的现象,磷火是一种非常轻的可燃气体,很容易随着空气流动而不断移动。
在对“白眼狼”自卫还击战中,敌军第一道防线失守后,便采取“鬼火战术”应战。
说白了就是,部队化整为零不断避开夏军的正面进攻。
当夏军部队安营扎寨的时候,就派出轻步兵在营地周边进行袭扰,或者是夏军撤军的时候,尾随袭扰。
在长达1300公里的战线上,参战的夏军29个陆军师基本上都见识过夏军惯用的“鬼火战术”。
很多敌军阵地都是一触即溃,等夏军战士们占领了敌军阵地后,溃逃的敌军马上变成苍蝇一样,不断对夏军的阵地实施小规模多频次袭扰。
3月5日,夏军正式下达胜利撤军的命令,并向世界发表相关声明。
“白眼狼”集团以为机会来了,以为夏军在撤军途中,战斗力必然有所下降,是反扑的好机会。
于是,命令此前没有参战的敌军312师从大原一带进至平那隆地区,企图吃掉在那隆南部执行断后任务的夏军121师。
那隆是平高市区以北约9公里处的一座小乡镇,镇上有一座长度约为65米,宽7米的钢筋混凝土桥梁,是当地横渡水口河的必经之路。
那隆桥北侧约300米处,是一道由21座山头组成的山脉,这里山高林密,常年云雾缭绕,易守难攻。
3月中旬,参战的夏军各部前队变后队,开始互相掩护班师回国。
前身为解放战争时期“塔山守备英雄团”的夏军41军121师便承担了该军的断后任务,全师官兵仍在平高市区设防。
“白眼狼”集团得知情况后,便命令当时在大原市一带驻防的敌军312师北上狙击121师。
不过,大原市距离平高市约为150公里。
按照敌军312师的能力,至少需要2天以上的时间才能抵达平高市集结。
为此,敌军312师让其配属部队海兴独立183团轻装前进,抢占那隆桥北侧高地,想对夏军121师形成南北夹击。
这个敌军312师,成军于1950年,号称“战胜师”,是“白眼狼”陆军部队当中,战斗力仅次于338师的主力师。
白天的时候,敌军186炮兵团不断炮击夏军121师的主阵地。
晚上的时候,312师纠集此前的平高市残兵败将,以3到5人为一组,不断对121师的前沿阵地进行偷袭。
由于敌暗我明,敌军小股部队不断利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