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元,师级干部是800元。
如果烈士家中还有需要抚养的孩子或者需要赡养的老人,还应当每月向孩子老人支付抚养费和赡养费,支付的金额不得超过烈士本人的月工资总额。
除了部队发放的抚恤金以外,烈士所在家乡的民政部门也可以为家属提供一定的补助。
为了妥善处理这些后事,刘之野指示参战的各军、师、团专门成立了善后处理领导小组。
每个小组都按地域划分,对接某一特定区域的烈士家属。
按照要求,善后人员必须和烈士所在地的政府部门取得联系。
还要亲自和烈士家属面谈,告知烈士的战斗经历、牺牲过程。
然后亲手把立功证书、遗物、抚恤金交到家属手中。
如果烈士下属们有什么意见,或者生活有什么困难,负责善后的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听取并记录。
然后逐级上报,再安排地方民政部门解决这些问题。
以夏军第x师26团为例,该团在5月中旬正式启动了善后处理工作。
26团是一支英雄的部队,在自卫反击战中曾担任扣林山战斗的主攻任务。
根据战后统计数据,26团一共有80名烈士牺牲。
26团的善后工作人员就去了这些烈士们的家乡。
结果,他们在善后处理工作中,得到了地方政府和家属的大力支持与配合。
通常情况下,烈士亲属们在看到部队来人后,往往心里已经有了不详的预感。
而当他们亲耳听到家人已经牺牲时,总是忍不住嗷嚎大哭。
但是几乎所有的烈士家属都很理解国家和部队,从来没有半句怨言。
对于孩子们为国牺牲,父母悲痛欲绝的同时,又为亲人感到骄傲。
那些牺牲的烈士,很多来自贫困的农村,家里条件很艰苦。
可是没有一个亲属,对部队提出过政策以外的要求。
他们宁可独立生活,过苦日子,也不愿意麻烦部队和政府一丝一毫。
有一次,26团有一个指导员和一个副连长,奉命到园林州洪飞烈士的家乡去,处理善后事宜。
他们随身带着一只装有遗物的箱子,箱子上贴着封条,封条上有四个醒目的大字——洪飞烈士。
在前往园林州的途中,过路人在看到这只木箱后,都纷纷肃然起敬。
还有许多火车上的乘客,主动为提着箱子的两名军人让座,或者争相给他们赠送饮料、零食。
这是人们对烈士最崇高的敬意。
5月下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