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子去了战场,他能不担心吗?
日盼夜盼,自卫反击战终于结束了,但蒲老汉万万没想到,竟然盼回来一份烈士证明书。
据信里说,蒲平带几名侦察兵在一次侦察行动中,在危险重重中,已经获得了情报,然而在回撤的过程中,却遇到了一小股敌军。
为了掩护战友们撤退,他主动暴露了自己的位置,并成功引开了敌军。
但不幸的是在跑动的过程中,他身中数弹,当场牺牲。
更可恨的是,为了羞辱夏军,残忍的敌军竟放火焚尸。
为了夺回蒲平的遗体,战友们迅速找来支援部队,和敌军展开殊死搏斗,最终打败了敌军。
可是,蒲平的遗体被损害得非常严重,他们只能把仅剩的一点残骸带回。
蒲老汉拿着那份烈士证明书,眼里不由得又溢出了泪水。
这可是儿子拿命换回来的。
现在蒲老汉的心愿就是能去看看儿子埋葬的地方。
可是不管是和蒲平的战友打听,还是和部队打听,却都没有个具体的说法。
原来,蒲平牺牲的时候,自卫反击战才开战不久。
因此当时虽然对牺牲的烈士都做了登记,但由于死伤人数众多,所以在善后工作的细节上,还是有记录有误的情况。
而且“卞平”究竟是不是蒲平,也不能肯定,因此蒲老汉迟迟没能得到回音。
爱子心切的蒲老汉,无奈之下走上了漫漫寻子路。
他不仅找到了部队,还找到了相关部门,又走访了和蒲平一起上战场,幸存下来的战友。
结果大家都知道他儿子是在战场上光荣牺牲了,可是具体究竟埋在哪里,却始终没有人知道。
后来,主持善后工作刘之野听说了蒲老汉的事后,格外重视,终于帮蒲老汉查到了蒲平的下落。
原来,他的骸骨被埋在了距离白眼狼三百公里的屏县烈士陵园。
在相关部门的安排下,步履蹒跚的蒲老汉历经2天,穿越1500余公里,终于来到了屏县烈士陵园,找到了“卞平”烈士的墓碑。
虽然姓氏错了,可是墓碑上的照片却让蒲老汉一眼就认了出来。那正是他日思夜想的小儿子蒲平。
那一刻,浑浊的眼泪从蒲老汉的眼眶里止不住地往下掉,他瘫软在墓碑之前,用颤抖的手不断摩挲着儿子的照片。
后来,经过对档案调查,确认这里埋葬的正是蒲老汉的儿子蒲平。
原来当时记录档案的时候,正逢全国推行简化汉字。
工作人员就把“蒲”写成了“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