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不大,守备连连长秦西平急匆匆地跑来了:“报告首长,一个姓李的新战士,擦完枪后把实弹和教练弹混装在一起了,验枪时走火,人倒没有伤着,只是把我吓坏了。我还以为……”连长越说越气:“这个熊兵,平时就吊儿郎当,这次我非处分他不可!”
刘之野笑了笑,摆摆手说:“不,先不要处分,枪走火固然是坏事,但只要人没伤着就好。以后要坚决杜绝。”
秦西平怒气冲冲,没有吭声。
刘之野看着这名连长的神情,不放心地说:“西平同志,走火这件事,是什么教训就是什么教训,处理时不要跟我在不在连队联系起来,啊?”
秦西平嚷嚷着说:“首长,这怎么成?这次不给他点厉害看看,下次他还捅漏子,决不能放过他。”
隔墙有耳。
连长的话不知怎么传到了那位枪走火的小李的耳朵里。
走火之后,小李心里本来就忐忑不安:“是挨批评,还是受处分?”
小李的心如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
再听了别人传给连长秦西平的话,小李认为这下彻底完了,干脆躺倒不起了。
事情复杂了。
刘之野有多年在基层工作的实践经验,他感到眼下是该自己出来讲讲话了。
本来,按他以往的习惯,每次下连队,都是先找干部战士们谈谈心,开几个座谈会,掌握大量情况之后才说话的。
因为刘之野向来讨厌那种刚一下车就乱放炮的做法。
但这次问题比较特殊,他不得不讲了。
尽管如此,讲话之前,刘之野还是先跟守备连的干部们通了通气。
当天的晚点名时间,刘之野就以枪走火为由头,针对连队在管理教育、武器弹药保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最后,刘之野郑重地宣布:“不要把这次走火看成异常事件,也不要给小李任何处分,但要从中接受教训。”
真可谓立竿见影。
刘之野的话还没讲完,站在队列里的小李就唏唏嘘嘘哭起来了。
等队伍解散时,他跑到刘之野跟前,激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趁热打铁,刘之野又找他谈了心。
当天晚上,小李就主动到连首长那儿承认了自己的过错,还写了一份墙报稿子,向全连同志表示了改正的决心。
连长秦西平也从这件事中受到了教育和启发。
晚上就寝时,警卫员向刘之野报告说,连里对他的安全仍不大放心,特意增加了岗哨。
刘之野听到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