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繁忙而有序的景象,让李爱国对这座陌生的城市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李爱国他们这个接兵团的接兵范围是安山市及下辖郊县。
接兵团主要由连长、指导员、司务长、排长、军医等组成,接兵数量基本上都在数十上百人。
李爱国所在的连队需要接收15名新兵,因此只派了他一个人前来。
接兵团考虑到他们几个接兵人数较少的单位,将李爱国和另外两个接兵少的连队,一起安排到了靠近安山市区的一个小乡镇。
前往沙河乡的路上,李爱国他们乘坐的是一辆破旧的客车。
车子在坑洼不平的乡间公路上颠簸前行,车窗外的景色逐渐从城市的高楼大厦变成了广袤的田野。
秋收后的田地一片金黄,偶尔能看到几个农民在地里忙碌的身影。
远处的山峦在阳光下若隐若现,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沙河乡是一个典型的城乡结合部,这里的乡镇企业比较发达,乡政府也相对富裕。
到达后,乡武装部的同志热情地接待了李爱国一行三人,将他们这些接兵人员安排在乡卫生院住宿,在乡政府食堂就餐。
李爱国他们每天的伙食费只需要交0.4元,乡里再给他们每人每天一元的餐补,这已经是相当优厚的待遇了。
乡政府食堂的伙食质量远超李爱国的预期。
炊事员每天都会到乡属畜牧场和鱼塘采购新鲜的鸡鸭鱼肉,烹饪出来的饭菜香气四溢、味美可口。
有时,李爱国还能吃到当地特色的酱骨头、锅包肉等东北名菜,这些在部队里很少能尝到的美味,让他们在异乡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炊事员特意为他们做了一道东北特色菜——地三鲜。
金黄的土豆、翠绿的青椒、紫红的茄子,色彩搭配十分诱人。
菜一端上来,香味就扑鼻而来。
李爱国们三个人你一筷子我一筷子,很快就将一大盘菜一扫而空。
晚上,乡里还会安排李爱国们看电影或者电视。
电视里热播的正是刚上映的《大侠霍元甲》。
李爱国三个人常常围坐在小小的黑白电视机前,跟着剧情一起喜怒哀乐。
沙河乡的乡武装部共有三位工作人员。
部长姓金,是个身材高大、性格豪爽的中年人。
金部长是个典型的东北汉子,说话声音洪亮,走路虎虎生风。
他对李爱国他们照顾有加,经常叮嘱他们要注意身体,不要累着。
胡干事因为有当兵的经历,和李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