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个个精致的小包裹。
而男人们则忙着烧火做饭,劈柴生火;他们的身影在灶台前忙碌穿梭,构成了一幅温馨的家庭画面。
整个院子充满了欢声笑语,热闹非凡,红红火火,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温馨的氛围所感染。
京城地区的端午节是从五月初一开始就忙碌起来,人们去池塘里摘芦苇叶,地边割马莲,为端午那天包粽子做准备。
在京城地区的农村里,粽子主要是以大黄米和高粱米为原料;再放上红枣或者豆沙,用芦苇叶包裹,系上马莲;形状多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吃的时候讲究蘸白,这些与南方的粽子有很大区别。
每到要包粽子的时候,大人们大天清早的就要起床,淘米,捋马莲,洗红枣,做豆馅,忙的不亦乐乎。
…………
准备妥当后,刘之野一大家子人围坐在几张小方桌前,唠着家常,包着粽子,其乐融融。
家里的小孩子们最是开心,今天村里的小学、幼儿园也选择放假一天。
这可把这些小猴子们高兴坏了,他们如同刚刚获得自由的小鸟,欢快地在家里、在街道上、在田野间穿梭,笑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充满了童真和喜悦。
在这一天,京城地区的孩子们还喜欢玩一种叫坐斗百草的传统游戏。
过去,端午节大家去郊外采药,而斗草就是古人端午采草药歇息时,相互玩耍逗乐的一种休闲游戏。
斗百草的玩法有点像拔根,所以大家要寻找那些茎非常有韧性的、草,无形中让人识别更多的草。
那种能“斗”倒各草的“选手”,则成为大家公认的当日“百草王”。
斗百草还有另外一种玩法,那就是比赛谁采摘的草的色品种多和新奇。
……
等家里蒸粽子的时候,小孩子们则纷纷赶回了各自的家。这一会儿,他们围在灶台前,等着刚出锅的粽子,香飘四溢,口水直流。
除了各地常见的吃粽子,老京城人也有特有的习俗。
刘之野记得小时候,这天最高兴的事莫过于挂桃枝。
大天清早的去田里摘一把新鲜的桃枝,然后用彩纸剪个纸葫芦粘在桃枝上,口一定要朝下,再高高的挂在屋檐下,俗称倒灾。
这桃枝葫芦挂好了,村里的人们就会去田边割艾草了。
每年的这一天,爷爷就会大天清早的起来,在太阳还没有升起来的时候,带上一把镰刀,去到田边,割上一大把的艾草。
听老爷子说,割艾草最好要在五月初五这天早晨太阳没有升起来的时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