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过年,俺那里唱大戏,叫兄弟,套车子,接把你去,将你这么请到俺家里,烙大饼、包饺子,熬干饭,擀面条子不是好滴………”这是刘家庄流传的东山口音民歌,都过去三百年了,祖籍东山的刘家庄人,还带着点儿东山老家的口音。
由于刘家庄唱大戏的历史悠久,村里的演员们唱功细腻到位。
因此,刘家庄的民间戏团闻名周边。
每到正月里唱戏的那这几天,都会吸引方几百里的人们前来听戏,真的出现搬姑请姨叫姥娘来听戏的情景,那场面真可谓是人山人海。
每到刘家庄演出时,现场都会有几个手持长竹竿的民兵维持秩序,长竹竿是用来敲打那些在剧情高潮时情不自禁站起来大声叫唤、影响后边观众的人。
当然,不仅刘家庄自己组建的民间艺术团体在这里进行表演。刘家庄街道办还邀请了其他地方的戏团或者专业演出团体,前来演出。
在这个缺少文化生活的年代,人们更注重自娱自乐。以前农村农民主要工作就是农耕,因而农闲季节就成了他们尽情玩乐的时候,当时流行的民谚:“耍正月,闹二月,沥沥啦啦到三月”也说明了这一点。
所以,每年刘家庄的剧团在自己村里演出5天后,都会被周边的村子邀请去演出,直到春耕农忙时,才会正式结束。
时光悠悠,岁月如梭,沧海桑田。随着刘家庄取代mtg成为京西周边地区新的中心后,这里的就成为京西乃至冀省周边地区的商业中心,甚至文化中心。
刘家庄在正月初一到正月初五这几天里,每天都能迎来一两万人的光临,村里的每条大街小巷里都是人山人海。
刘家庄的戏台是上午、下午和晚上都在唱戏,叫做“三开厢”(因为古时剧场里的看官都是坐在包厢里看戏的)。
每次开演前,乐手们会吹奏些戏曲片段来热场,台下的观众早早就坐在自带的小板凳上,伸长脖子等待了。
台下人群的角落和边缘处,散落着各种卖零食小吃的摊贩,大老远就能看见那气球般的在摇曳,吸引着兴奋、嘴馋的孩子们。
今年,全国开始普及“样板戏”。
刘家庄街道办事处就由青年干部刘振东主演少剑波,并由他组织村里的青年们成功排演了京剧《智取威虎山》。
刘家村女孩子多,妇联干部刘小玲主演洪常青,组织村里人成功排演了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
普通村民积极参与演大戏,虽然表演艺术水平有差距,但在正月里自己演自己看,自娱自乐,使新春佳节过得丰富多彩很充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