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发‘邀’音)螃蟹来,大螃蟹!尖脐的肥喽!”“哎嗨哎,大活螃蟹嘞哎!”到农历八月,吆喝的时候就把“尖脐”改成“团脐”,其他的词不变。
城里胡同四合院里的奶奶大妈们听到吆喝声就出来问价,看货,挑选。
小贩用又长又细又有韧性的马莲草叶子把螃蟹给捆好,一只一只上下连成串,螃蟹还吐着沫子。
买回来以后,要把螃蟹放入大盆清水中,让它吐吐肚内杂物。
…………
到晩上快吃晚饭时,“破烂候”将螃蟹捆着草绳就直接放入蒸锅大火蒸熟。
等七八分钟后,再掀开锅盖,青灰色的螃蟹变成红红的了,十分鲜艳,蟹香扑面而来。
三人喝着酒趁热吃,尖脐掀开蟹壳,白色半透明的蟹膏就露出来了。
如果是团脐,露出是橘红色的蟹黄。
这种在家吃螃蟹是最经济实惠的,所以老京城百姓大多居家吃蟹。
有钱有势的,手头宽裕的都是去著名的大酒楼吃螃蟹。
像“吃螃蟹要到正阳楼”,这是很多富人的共识。
每年一入秋,正阳楼就添了“蒸大螃蟹”这一名吃,他们派专人到津港的胜芳镇,以及京西刘家庄去采购。
近年来,京西刘家庄出产的“胜芳蟹”声名鹊起,其水质与生长环境非但媲美胜芳镇,更胜一筹。
得益于刘家庄多年来的科学养殖之道,这里的“胜芳蟹”不仅在个头与品质上远超胜芳镇所产,价格亦亲民许多。加之采购便捷,它迅速赢得了京城众多商家与老百姓们的青睐。
八、九、十这三个月份,是刘家庄“胜芳蟹”大量涌向市场的黄金时期。
而今,刘家庄不仅深耕细作,更将“京西稻”的种植版图扩展至永定河下游,现有水稻田已达五万亩之广。
这两万亩碧波荡漾的水田,与永定河及其周边蜿蜒的河流、湖泊交相辉映,共同孕育了无数肥美的“胜芳蟹”。
今年,刘家庄地区的螃蟹产量令人瞩目,预计可突破上千万斤大关,堪称丰收之年。
尽管与刘家庄其他蓬勃发展的产业相比,这上千万斤的螃蟹所带来的直接收益或许显得微不足道。
然而,账不能仅从表面算。螃蟹养殖业不仅展现了其强大的持续生命力,更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其背后的经济效应和社会价值不容忽视。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一产业的兴旺还无形中为刘家庄树立了品牌,其影响力之广,远非某些产业所能企及。
今年,是真正的丰收年,除了“胜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