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刘之野在四十一岁这个年纪就正式成为了卫戌区的三号。
之前住自己家时他还不觉得有什么不同,但自从搬进了这里,刘之野才发现了他的生活有了根本上的变化。
他的配房是一栋二层红砖小楼,绿树掩映,闹中取静。这里的楼房都是一个风格,红砖青石,木格窗,很是朴素。
一家一户,而且还专门给他们家里配给了警卫员、炊事员、保姆等服务人员。
走进“小楼”,楼内格局紧凑,每户上下层共计8间房,有警卫室、卧室、书房等,每间面积都不大,有的只有几平米。
在一楼,有一个可以容纳十几人的会议室,可以作为特殊情况下开会所用。
家里的家具也是按照级别配给的,五十年代师级以上干部配沙发,六十年代配电视机,七十年代配给小卧车。
每个的节假日,部队大院都要发油盐酱醋,大米白面和肉什么的,因为部队有的是农场、鱼塘、猪场什么的。
军区大院的孩子们生活得很惬意。
卫戌区军区大院的院子很大,这里的孩子很多,小孩子玩的设施也多,像大院外的孩子想都不敢想的足球场、篮球场、游泳馆、大礼堂在那里应有尽有。
刘淑贤、刘文、刘武这三姐弟也喜欢这里,虽然不如刘家庄好玩的多,但是新朋友也多。
刘之野的配车也换了,从“京城吉普212”,换成了“伏尔加”,虽然相对这轿车,他还是喜欢吉普车多一点。
但是,他们这个干部的配车也是有严格规定的。
这年月最高是“吉斯”,兵团级的是“吉姆”,军级的是“华沙”“胜利”“伏尔加”。
从师级单位开始只有棚帆布的吉普车,s制“嘎斯69”、“京城吉普”和缴获的m国车。
后来国产车对应的是“一面红旗”“三面红旗”“五面红旗”“沪海”,所谓“面”是指车两侧前轮膀上不同面红旗组成的标志装饰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