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了,无法和符团军官一样,承受和士兵同样的训练强度。
于是在符团成立后,潘琴科虽然还担任符团副团长,实际上已经淡出符团的日常管理工作,担任海参崴要塞的守备司令。
这个工作倒是很适合潘琴科。
叶罗欣正值盛年,对符团的训练工作亲力亲为。
现在符团已经拥有三个步兵营,训练工作正在进行中。
乔治要求的火炮还没有到位,所以炮营还要继续等待。
火炮这东西,如果对于性能要求不太高的话,技术含量其实也不高,海参崴机械厂完全可以生产。
乔治不想要俄罗斯帝国那种青铜炮,最起码得是线膛炮才行,这方面的技术也有,但是技术储备实力不够,海参崴机械厂如果自行生产的话,和德国克虏伯生产的火炮,还是有一些差距的。
海参崴现在已经有自己的设计团队,卡努尼科夫和他的学生又有了新的任务。
卡努尼科夫手下也没有几个人,改进钢铁设备都人手不足,根本抽不出人手研究火炮。
乔治无奈,发电报给朱利安,让朱利安帮忙从欧洲挖人。
自己培养的人才虽然用着顺手,但是需要的时间太漫长,乔治等不起,还是挖人见效快。
这一时期的人们,对于国家民族的概念还不够强烈,北洋水师都有很多外籍军官,海参崴只要愿意掏钱,有的是人愿意为乔治工作。
当然了,除了军工设计人才之外,如果有优秀的管理人才,乔治也愿意付账。
优秀管理人员对于企业的作用非常重要,乔治也不要求企业搞研发,更不需要企业为盈利负责,只是单纯组织生产而已,如果连这个工作都做不好,那还是老老实实回家抱孩子去吧。
这里并没有轻视组织工作的意思,而是19世纪的海参崴,组织生产真的很简单,并不需要多高深的管理学。
海参崴的华裔工人勤快到,乔治为了确保安全生产,甚至都不敢推出激励制度。
米哈伊尔来海参崴的时候,乔治向米哈伊尔介绍了一些21世纪的激励制度,米哈伊尔大受震撼。
伱们罗曼诺夫家族的男人,都是这么心黑的吗,唯恐工人累不死。
乔治真不是这个意思,工作效率固然重要,有经验的工人更宝贵,乔治不希望看到工人累死在流水线上。
虽然海参崴的工厂没有启动激励制度,米哈伊尔还是希望他的那些亲戚们行动起来,不要坐等被淘汰。
海参崴的亲戚,基本上都是叶卡捷琳娜这边的。
乔治这边的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