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琦就是用她自己的能力,在尽可能地把《跳起来》做大做强。
强悍不已。
陈思琦说:“争取能够在一到两年以后,拿到石夏老师的长篇小说的连载。”
陆严河震惊地看着陈思琦。他没想到,陈思琦竟然在打这个主意。他本来以为陈思琦只是想要约石夏老师写个短篇小说,或者写篇杂文而已。
陈思琦的想法和行动力,总是出乎陆严河的意料。
这也让陆严河反思自己,当他下意识地以为不可能的时候,实际上就给自己设置了很多的束缚和限定。
作为一个艺人,这当然是好事,约束自己不要逾矩,不要冒险,待在安全的区域,一切都是舒适的、进退有度的。
但他已经明确地知道,这不是他真正最后要成为的那种人。
-
事实上,在振华读书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可以在这里见到很多从前只是听说过或者在报道里面看到过的人物。
作家也是。
文学院不仅有很多的驻院作家,也经常邀请知名作家来学院开讲座。
陆严河几乎只要有时间,都会去参加。
倒并不是存着想要认识他们的那种想法,只是觉得这样的机会难得,能够现场听他们讲自己、讲文学、讲人生。
青年协会举办类似这样的讲座活动就更多了,不过他们邀请得更多的、一般是社会层面的知名人物。
因为他的身份关系,偶尔学校和学院有一些接待活动,也会叫上他一起。这种时候,他的出席是象征着一种态度,也是一种代表性。
在这个方面,陆严河早已经调试好自己的心情,并不会觉得这些事情耽误了他的时间。他甚至觉得,这些经历也很好,能够跟最顶尖的人物近距离地接触,了解他们的为人,观察他们的行事作风。
在振华读书,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却让陆严河感觉每天都在充实自己。
压力一直很大的课程和作业,仿佛永远也读不完的书单,身边各种“神人”和“牛人”带来的刺激,跟各种大咖见面聊天的收获,等等。
这里汇聚着最顶尖的人们。
但同样,陆严河也可以在这里找到他想找到的任何奇才。
一珑在玉明工作,每一期的版面设计出来以后,她都会带来振华,跟陆严河见面,请他当面看。
陆严河本来还说不用她亲自跑,只需要扫描发给他邮箱就好。
一珑却说,印刷出来的效果跟在电脑屏幕上看是有色差的,陈思琦不在玉明,只能他来看。
第三期制作好以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