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性,而孔子就不一样了,跟何况孔光还是孔子后人呢,乃是直接受益人。
大概孔子被封爵的三个月后,舆论再起,无数法家大贤和儒家大儒公开发文斥责太皇太后和大司马不知先后,忤逆先贤,大逆不道,频繁的抨击。
就算王莽是儒家首席博士也吃不消了,因为现在大多数儒生都还是更认圣师的,认为做的很不厚道,忘恩负义。
沸腾的民怨之下,朝廷尊初代景侯徐贞为景宣王,三代景侯,也就是所谓圣师徐恭为景文王,试图让儒生法士们满意。
可结果这些人完全不买账,抨击的更狠了,大致意思就是徐恭的尊号不满意。
有辱心中授业恩师的风范,觉得徐恭已经不仅仅是造福当代了,而是千秋万代影响着儒法两家,推动天下的发展。
完全当得起更高的赞美。
王政君迫于无奈,于两个月后再次以皇帝的名义下旨,重尊徐恭为景圣王,挪进太庙前列,与宣王徐贞共同侍立高帝左右,而在太学举行的文武庙更是排在了周公和徐贞前面!
在如此大的抬高之下,众学生众博士才总算满意,写了各种文章歌赋赞美,大致意思普遍都是“陛下圣明”,“太后英明”,从各种角度引经据典,论证这个决定的正确。
如今的徐恭完美代替了日后的孔子,成为被神话的那一个,徐家当政再加上太学蓬勃发展,这位圣师的地位几乎降不下来。这是王莽自从王者归来后第一次吃瘪,他曾经不只一次试图撼动徐恭在学术界的绝对地位。
这是徐家屹立百年兴盛的根基,如果不解决这个,那就始终是打不倒的小强,尊奉孔子也是有意让他代替徐恭。
可惜还是想太多了,这个时代,圣师的脑残粉数不清,无数大儒大贤都极其痴迷,王莽说到底也就是儒家的代表人而已,如何能动摇创始人的地位呢?
恐怕想让徐恭跌落神坛没个百年时间是难了。
这是两家的创始人,法家现在的势力和儒家还是差不多的,短时间内想越过他们很难。
就算元始元年的时候,成功说动徐华也没用,地方的法士们会第一个跳出来反对。
都要和他们羌工作岗位抢饭吃了,无动于衷才有鬼呢,有着这份阻力存在,改制就是很艰难,至少也要等王莽击败徐家这个反对者,完成内部统一后才有可能。
未央宫。
刚刚过完十岁生日没多久的小皇帝刘箕子……或者说称呼他的新名字刘衎坐在上首,太皇太后则端坐于长帘之后,控制朝政。
“禀太后,圣师的席位已经移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