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陆良。
国内能跟华尔街机构抗衡的只有一支,中字头不适合掺和,陆良是最佳人选。
根据福布斯披露的消息,陆良在东京创办的星恒资本,极有可能就是投资比特币。
说明他知道,也了解这个市场,只是不想自己出面,所以才会拉上三井住友和现代集团,甚至让公司挂靠在三井住友的名下。
穿过机场的高架桥,隔着很远,陆良看到进站口有个二十七八岁的年轻人。
他站在路边四处张望,脸稍有点长,梳着大背头,深色呢子大衣,黑皮鞋,打扮非常商务。
陆良打开车窗,招了招手。
孙宇晨满脸堆笑,小跑过来:“陆总,您好,我是孙宇晨。”
他就像门童那样,打开后排车门,生怕陆良不小心磕碰,还有用一只手挡住门沿。
“孙总,我们进去聊吧。”
陆良微微顿首,快步走进航站楼,停下脚步:“你能进去吧?”
“可以的。”
孙宇晨连连点头,心细如他,怎么可能会忘记这么重要的事,刚刚早就随便买了张当天的机票,可以跟陆良一起进入机场。
通过安检,两人来到陆良在浦新机场的休息室,每年几千万的托管费,让他在机场也有自己的专属休息室。
就像五星级酒店的套间,茶点酒水一应俱全,还有专属经理。
孙宇晨眼底闪过羡慕,他是90后,陆良是80后,看似两代人,实则只差五岁。
只是五岁之差,但陆良的光芒闪耀到让同辈人心生无力,生不起追赶的想法。
不懂金融见他宛如井中蛙抬头望月,懂金融再见他宛如一粒蜉蝣望青天。
因为天才交易员,最容易被权贵当成白手套,或是被国家队养肥宰。
后来有人分析,陆良在前期做了两件事,从而让他免受其害。
一来迅速走出国门,冲向世界,二来成立私募,合纵连横。等发展到中期,有人再想收割,那个时候的陆良,已经拥有庞大的关系网,还能上达天听。
大a虽然烂泥扶不上墙,但东大毕竟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金融市场,上面也希望金融行业能诞生一个领军人。
虽然是期望铁树开,但有时世事就是这么奇妙,金融荒漠的国度,还真诞生了。
靠着上达天听,全国独一的地位,陆良平稳度过中期。
转瞬之间,来到后期。
这个时期的陆良,体量大到上面领导不得不面临一个问题,姓资,还是姓社。
结果,陆良走位灵活,反手就开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