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上流家庭。
这等同于把阶级跨越的路给彻底封死了。
怪不得厚生省官员宁可冒那么大的风险,也要提出扩招医学生的建议。
一旦上升通道彻底被卡死,民众们的反扑可就不只是抗议那么简单了。
“不过在编医师人数太少,也会导致医疗资源在各地都非常紧张。
去年开始,厚生省就有意扩大医学专业的招生,并鼓励各大医院扩招扩编,鼓励私人诊所开设。
这本无可厚非,但在现任医师的眼里,无异于虎口夺食啊。”
中年医师提及这几年的“春斗”,脸上的表情又变了。
扩招扩编就代表着让现有的既得利益者们让利。
其实让利还是其次。
关键是,之前那么多年,他们这些在编医师天天奋战至深夜,也是费了很多时间精力与金钱,才得到了现在的收入和地位。
现在一个制度改革,就让未来的年轻人们轻松享受到他们过去的待遇。
这谁能忍?
代表广大医师利益的日本医学学会甚至提出了“厚生省要是敢扩编扩招,我们全体医师就敢直接罢工”的口号。
医师们为了自身利益拧成了一股绳,其社会影响力之大,厚生省根本扛不住。
最可怕的是,一旦这些医师真的开始罢工,天知道会有多少病人受到影响。
于是医学界扩编扩招的事便一直搁置至今。
“好棘手的问题。”
北川秀记得《白色巨塔》原著里并没有提及这个问题。
大概是原著成书的60年代,日本国还没爆发这个矛盾,所以原著基本只聚焦在医患纠纷问题上。
这就是他在文抄时会先采风学习的原因。
被文抄的都是经典名著,这毋庸置疑。
但名著也有其时代的局限性。
完全照搬给现在的读者,只会让他们感觉有些不伦不类。
文抄的同时将其改编成符合现在受众的作品,这是北川秀一直以来追求的事情之一。
《白色巨塔》原著重在医患矛盾,但现在的日本国,还有更严重的医学界内部矛盾。
如果完全照搬山崎丰子的原著,肯定会被人批评为避重就轻,同时讨好双方的圆滑之作。
北川秀思索了下,决定回去后好好考虑怎么把这部份新内容塞进小说中。
这么聊着,两人不知不觉就出了门诊部大楼,来到了空旷的陆地上。
住院部就在对面不远处,一旁还有正在新建的疗养部新馆。
中年医师给北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