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侧目,皆敢看不敢言。
随即这艘还没靠岸的南京少司寇座船,在河面上打了个转。
不就是丢了三分之一的家业吗,还是能继续活下去的。
事到如此,失去三分之一产业控制权的郑员外心里别提有多难受,但也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
发现林泰来在自己身后探头探脑,郑员外暗中紧握双拳,但最终还是忍辱负重了。
特别是李世达今年才五十三,这个年纪就已经是正二品尚书,肯定还会更有前途!
按照历史轨迹,李世达过几年就当上左都御史了,言官的扛把子。
郑员外连忙追着叫道:“大中丞?大中丞?”
拂袖而去,回到了船舱,不想和林泰来继续说话了。
其他人也没明白,为何林解元几句话就把李天官说走了?
正当这时,又从南边另一面,驶来一艘大座船。
当大佬的座船纷纷远去不见后,林大官人叹口气,对麻木不仁的郑员外说:“实在不行,平山堂雅集就交给我来主持吧。”
李天官:“.”
郑员外感到,自己的智商被深深的侮辱了!
任由岸上读书人望眼欲穿,任由郑员外求贤若渴,南京少司寇的座船头也不回的沿着来路返回了。
不认真在南京城上班,能到处闲晃的南京少司寇,除了王老盟主还能有谁?
有了人带头喊出来后,此时正在岸边的十几个读书人便一起喊了起来。
林大官人答道:“那清流骨干顾宪成号泾阳,而李公你家乡又是陕西泾阳,当然关系密切了!”
李世达只说了句:“友人书信中,多次提到此人。”
他强颜欢笑的对杨巡抚说:“请大中丞入城,在下略备薄酒不成敬意”
林大官人举着契约,对着漕军们挥了挥手,又引发了一阵欢呼声。
大部分吃瓜群众只能看到,苏州来的名人林解元出现后,杨巡抚转头就走了。
“对了,林泰来可有字或者号?”老盟主又问道。
冯时可:“.”
字应该是没有的,至于号.不知道今布算不算?
老盟主你忽然研究这个,是什么意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