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人给我下帖子,有文请的武请的,总要一一给予回应。”
李植:“???”
归根结底,还是你心里轻视了别人,这才导致错失良机。
再说当时他也不知道,林泰来是这么能打的啊,而且二话不说,立刻就验证成功了。
李如松上了这个奏疏,结果升了一级不说,又是双俸禄又是飞鱼服的。
李植不依不饶的说:“以这样两个人的品行,能有什么真知灼见?
所以他们些许议论完全不足以采信,陛下焉能听之?”
但申首辅此时也没心思管别人怎么想的了,他只想早点回到城里,把那个姓林的找过来问问。
但皇帝还在路上时,消息就已经传进京城了。
本来王少司徒的此时心理就很敏感,偏偏皇帝去天寿山巡视,召了一群大臣扈从,却没有他王少司徒,怎能不令人堵心?
少司徒王之垣、十五妹王之瑶、侄子御史王象蒙三人正坐在池塘边说话,礼部员外郎王之猷快步走了过来。
在场四个人,其他三个“长辈”都在明里暗里的埋怨自己,王象蒙实在受不了。
那李如松人不在这里,但从百里外飞来一封奏疏,就把所有的机缘全部抢走了!
最关键的是,大家还都看不懂、想不通,这到底是为什么?
为什么皇帝看了李如松的奏疏后,立刻就像是变了一个人?
王少司徒目光如炬的评论说:“赏赐都是小事,关键是借此获得了圣眷,此为大收益也。
万历皇帝叹口气,“你此时说这些做甚?”
但王象蒙没去找林泰来,反而拿着二伯父的帖子,去拜访李如松了。
就是王象蒙提出请林泰来去王家做客的时候,遭到了林泰来的婉拒。
用五百年后的术语来形容,就像是被“机械降神”了。
在林泰来这里也不例外,直接被请了进去,并坐上座喝好茶。
王之瑶又说:“你这样去请没什么用处,你要投其所好。”
王之猷催促说:“没人怪你,先不要说那些没用的,你还是先想想怎么把人请过来吧。”
李植这是打算采用攻击李如松和林某品行的方式,来否定李如松这份奏疏,然后进一步打消皇帝因为这份奏疏产生的倾向性。
所以我礼送林泰来,已经是足够忍耐和克制,并不是礼数不周!”
其他人则感到,这趟算是白来了,扈从大臣谁也没能在皇帝心里上分。
在他想来,奏疏是李如松写的,想要破解其中玄机,或许从李如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