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机器人,冷冰冰的说:“现在要开始为推伱入阁而布局谋划了,你要有这个心理准备。”
刚当上吏部左侍郎才五个月的赵志皋愕然,感觉非常突兀。
在他的潜意识里,竞争入阁这种事距离他好像还很远的样子。
怎么说开始谋划就开始谋划了?吏部左侍郎的位置还没有坐热呢!
“那这份名单又是何解?”赵志皋不明所以的说。
林泰来狠狠的说:“我刚才说过了,你没有听明白么?
把名单上的人都干掉,或者压制住!那么你赵志皋岂不就是独一无二的入阁候选人了?
目前而言,于慎行于侍郎就是最大的竞争对手,所以我列在了第一位。”
赵志皋:“.”
别人入阁的方式:刷业绩,养名望,熬资历,碰时运,抱大腿.
你林泰来的入阁方式:列一个名单,把名单上的人都干掉,然后就只剩自己人入阁了?
你昨天不是还当众夸赞于慎行,说礼部尚书非于慎行不可吗?
林泰来叹口气说:“我官卑职小,无法按正常方式那样提携你。
但是老实人也有笨办法,我便只好用这种极其耗费功夫的笨办法了。”
赵志皋目瞪口呆,林九元你说自己是个老实人?
不过赵志皋还是不明白:“现在有四个大学士在阁,别人哪有什么入阁机会?”
内阁大学士还是三个人的时候居多,四个就算退出一个,也不一定要补。
而且这四位阁老,除了许国之外,年龄普遍偏“年轻”。
首辅申时行五十五岁、三辅王锡爵五十六岁、四辅王家屏五十三岁。
这内阁班子的年龄之壮,再为大明工作十年也没问题,简直令后备梯队的词臣绝望。
要知道,赵志皋已经六十六岁了
林泰来干了一碗鸡汤说:“机会从来是留给有准备之人的,所以我们要先做好准备,万一机会出现了,也不至于错失良机。”
赵志皋无语,什么叫等待时机?总感觉林泰来这是在拼玄学。
难道六十六岁的自己正常发展路径已经到了尽头,所以要开始拼玄学了?
林泰来也没法直接告诉赵志皋,在原本历史上,从万历十七年到万历二十一年左右,朝廷经历了怎样的动荡。
在这短短的四年时间里,围绕国本之争这个大劫,再加上激烈的党争,现有的四个阁老全部辞官,吏部尚书换了四次,礼部尚书换了三次。
这种换人频率,在整个大明朝都是相当炸裂的,但凡研究大明党争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