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蓝牙项目组这边会因为现在的蓝牙协议不够用,还干脆自己弄了个自研协议。
只是这样的话,对硬件的支持就不太友好了。
果然,孙艺桐继续道:“但是这也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的这款耳机采用的是新协议,而这种协议是要在硬件层面上支持的,但是我们之前的一系列采用蓝牙4.0以及3.0协议的手机等设备是没有相应的硬件的!”
“所以,我们的这款耳机在连接现有的各种智能终端产品的时候,依旧无法使用我们的这个蓝牙4.5协议,只能兼容使用蓝牙4.0协议,这样一来音质就无法保障了。”
“在未来,如果集团的新智能终端产品加入蓝牙4.5协议的话,再搭配我们的这款蓝牙耳机,那么将会获得非常完美的音质以及低功耗效果!”
“我们测试过,采用这种自研蓝牙4.5协议的话,音质水平已经能够达到我们的有线耳机的水准,续航甚至能够做到三个半小时!”
徐申学打开耳机舱,看着里头插着的两个白色耳机,然后拿出来了其中一仔细看着:“硬件适配问题这是没办法的,现有的通用蓝牙4.0协议不够用,哪怕以后有了更先进的通用蓝牙5.0协议或者什么蓝牙6.0协议之类的,现有的硬件终端依旧不支持!”
“这个和是不是我们的自研协议关系不大,至于其他厂商的终端设备,我们搞的蓝牙耳机配件,又不是给他们做适配的,不用考虑其他厂商的终端设备是否支持!”
“所以,用自研蓝牙4.5协议,这个路子你们是走对了的,等后续新出的终端产品,加入我们的自研蓝牙4.5蓝牙协议就行了。”
搞自研通讯协议这种东西,一般厂商都没这能力,这都不是技术的事,而是体量的事。
当然,很多厂商依旧喜欢这么搞,后世里人们最熟悉的就是各手机厂商里的自研充电协议了。
基本上是个手机厂商,都会弄一套自己的快充协议,想要使用他们的快充,就得使用专门搭配的充电头,充电线。
当然,大部分也会额外兼容通用的快速充电协议就是了。
这一点也出现在type-c接口上,你意味着各厂商都用这个接口,然后就统一了?数据线可以随便用了?
其实不是的……仔细看,你会发现各厂商的type-c接口的细节其实都不一样。
这是因为type-c其实只是一个通用规范,覆盖了大量的技术标准,完整的type-c其实线非常多,成本也比较高。
但实际上绝大部分设备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