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起码要20多天才能见效果,建成后任重也不急。
经过筛选,任重给杨村这一带选择的种植方案就是精细耕种高产的杂交玉米,种子自然是从主位面获取的优良杂交玉米良种,按照主位面的同地段成熟耕种方法,亩产量起码达到700公斤以上,少数精耕细作的肥沃土地,亩产一吨的也有。
产量高,工作量相对来说少,对土地适应性也很强,当成主粮磨成玉米面吃也能接受,自然就选它了。
所以回到主位面,任重直接去批发了几吨优良的玉米种子,让送到郊外的小院,包装上任重订购的时候,指明让人包装成为30公斤一袋标准品。
这样一次穿越,任重可以带俩麻袋回到亮剑世界。
在亮剑世界赵家村附近找了一个新山洞作为种子接收仓库,现在杨村有马,任重策马奔腾一个小时能来回。
按照任重的计划,每5天积累十袋子后就找带人去取回来。
一方面这个时间段正好掩人耳目,另外这个数量足够播种75亩地,李云龙他们现在开垦的速度也快不了多少。
不过任重已经让深入河源那边发展的张大彪各部,也开始大规模开荒工作,以及按照杨村模式在各个堡垒村庄开展有机发酵和沼气化发酵积累有机肥工作,等着种子到位后,他们才是大生产的主力。
按照任重查到的资料,即将在今年打响的一次大反击,将是8月底进行,现在耕种正好能赶在这之前完成一茬玉米的收割。
对于独立团来说,那就有了充足的余粮同小鬼子在接下来一年进行艰苦的战斗。
这些,到了那个时候,是用大洋都买不到的战略物资。
如果不是任重能力有限,从主位面无法搞来更多的种子满足更大规模种植需要,任重都会忍不住去找旅长,至少在泰岳军区大规模开展。
可惜杂交玉米也没法留种子,下一年以任重的带货能力,所能支持的种植面积也有限,除非找到一批育种专家,任重可以将主位面杂交玉米、杂交小麦和杂交水稻等现成的知识抄过来让他们大面积育种。
可是这也不是短时间能建功的,起码要三年以上经过多季迭代后才能得到优良品种。
第二更,继续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