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漫长的旅程
自安塞出发,到五原足足有一千多里,任重去年骑马,俩股磨出来的老茧刚消,这次看来又要重新长出来了。
在这个没有高铁、没有飞机、甚至公路都稀少的时代,没办法,马匹几乎算是唯一的快速交通工具。
当第一天旅程结束后,任重果断把运输机的研发列入了自己的小本本中!
他穿越回主世界,经过搜索研究,对赵立冬下达了搞定c-47运输机工艺图纸甚至古董原型机购买的指令,这是任重找到的40年代最好的运输机,从技术难度来说,也是他目前在亮剑世界中勉强能够上的天板!
只是c-47的发动机是r-1830-90c型14汽缸星型发动机,这个发动机同梅林v1650差别不大,r-1830-90c型14汽缸星型发动机1200马力,梅林v1650常规状态1290马力,只有启动一级增压条件下1565马力,在二级增压条件下达到1580马力,对于战斗机来说,这样的增压是必须的,但对于一款运输机,这些加速状态几乎没有必要,所以在常规巡航的时候,梅林v1650比起r-1830-90c型毫不逊色,单机巡航的油耗136l/小时。
放在c-47运输机3044l油箱下面,双发情况下理论巡航航程超过2800公里,实际航程达到2600公里应该没有任何的问题。
如果把r-1830-90c型换成了梅林v1650,动力方面差别不大,在结构上改变不多,c-47基本可以保持住原来大部分的设计。
这样一来,任重就可以让51d和c-47运输机使用同一种发动机,直接减少了至少小一半的研究时间,全力用在机体设计和航电方面。
其实对于这个时期飞机的航电来说,其实相对简单,没有什么卫星导航,基本上就是些速度、高度、姿态和航向的机械式仪表,此外,它还配备了一些电子仪表,如电动人工地平仪、罗盘和高度计。
实际上如果亮剑世界搞不定,任重从主世界带货过去问题也不大,毕竟这些东西占据不了多少重量。所以最核心的技术就是那台发动机和机体的制造。
这方面的技术,任重在主世界地下渠道高价购买到了c-47的生产制造旧工艺,丢给了航空研究中心的教授们去研究消化。
只不过任重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才能突破技术壁垒将这架运输机复制出来。
叶参谋和蒋崇静完全不知道这趟旅程的背后,还发生了这么多新的故事,对于他们来说,现在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