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些餐馆和酒楼里,有孔府人的股分,或者是曾经孔府家厨所传的店。
人家注册招牌,说自己做的是孔府菜,是不是也没有问题?”
被冯正明这么一分析,让丁远、高永福、侯冬三人都是一愣。
“还能这样吗?”
三人明显对此还不是很了解。
可冯正明对这些太了解。
他很清楚,能在孔府和孔庙周边开店,还能在招牌上写上“孔府”这两个字。
那么必然是和孔府有着一些联系的。
至于具体是什么联系?
这个冯正明无从知晓。
可能也是他一个小小全国烹饪状元不能知晓的。
在如今这个年代,这类商标注册就是比较容易。
至于这些餐馆和酒楼的孔府菜是不是正宗?
冯正明只能在心里嘀咕。
如果他们正宗了,那何必还需要夏家存在?
当年夏家又何必邀请众多鲁菜大师傅一起,去研究和恢复部分孔府菜呢?冯正明看着眼前一家家孔府菜餐馆和酒楼。
他在心里再次感叹:难怪明明是和谭家菜、随园菜齐名的孔府菜,后来会被人诟病虚有其表。
这不是说夏家恢复和传承的孔府菜不正宗。
是因为夏家恢复和传承的孔府菜,太过束之高阁远离大众。
或许他们传承的技艺和味道没有变。
但如果不能让更多人吃到,虚有其名又有何意义?
这方面还是谭家菜更好。
一来是获得重视。
二来谭家菜在时代演变中逐渐变得更接地气。
让更多人至少有机会一尝滋味。
在冯正明带领下,一行人走出孔府附近的街区,走到一处距离孔府和孔庙较远的街区。
来到一家并没有挂孔府菜的大酒楼门前。
看着这家名为诗礼的大酒楼。
丁远三人看向冯正明,几乎是异口同声地问:“这是夏家的酒楼?”
冯正明微笑点头:“对啊,这里是夏家的酒楼,是不是奇怪?为什么夏家这个正宗的孔府菜酒楼,反倒是不叫孔府菜?”
三人几乎是同时点点头。
冯正明笑着解释:“很简单啊,因为夏家虽然祖上是衍圣公府里私厨,可很多手艺并未很好的传承下来。
如今夏家手上的一些菜,是夏蕙爷爷的父亲,当初和数位如今都是泰斗级鲁菜大师联手。
他们一起收集了很多资料,甚至找到不少专家进行考究。
连当年衍圣公府里一些仆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