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和重要官员的选拔,与有关部门官员商议大政,甚至是审理重要案件。”
“他们既为行政首长,又有机会参与机密,同时还兼管部务,可谓位高权重、声名显赫。”
“但除了地位与名声之外,他们手中已没有了任何属于自己的权力。”
“这些经历层层选拔和多年磨练,最终得以进入权力核心的大清王朝的精英们,只能作为秘书和智囊,协助皇帝管理国家了。”
李世民:通过军机处来发布命令,把所有权力都集中到皇帝一个人手中,这个办法妙啊!
他虽然是大唐的皇帝,有着绝对的威严,但有时候也会受制于宰相。
但凡是皇帝,就没有不想集中皇权的,不受任何人的制约发号施令。
他也是一直这么做的,可收效甚微,遇到的阻力太大,但现在雍正设立的军机处给了他启发。
要是他也能在大唐设立军机处类似的朝廷机构,让军机大臣协助他管理大唐,再也不受掣肘的行使皇权,光是想一想就让他兴奋。
“乾隆四十年,皇帝在检阅侍卫时发现了仪表堂堂的和珅。”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二十七岁的和珅便被皇帝提拔为户部右侍郎、军机大臣、内务府大臣。”
“尽管乾隆皇帝规定,非奉特旨,军机大臣既不能看奏折,也无权议论国家大政。”
“但在得到最高统治者的宠信后,官员们便能够掌握更多的权力。”
“公元1795年,做了六十年皇帝的乾隆将皇位禅让给儿子嘉庆,自己做起了仍然掌管国家大事的太上皇。”
“而和珅手中的权力也达到顶峰,在担任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的同时。”
“和珅还兼管着吏部、户部、刑部、理藩院,取得了皇帝之下独一无二的最高权力和最高威望。”
“颇有挟太上皇以号令皇帝之势的和珅,让没有实权的嘉庆皇帝也不得不小心谨慎。”
“在私下见面时,嘉庆甚至允许和珅不行三跪九叩的大礼,以至于许多人私下里称和珅为二皇帝。”
“嘉庆四年正月,太上皇乾隆驾崩。”
“仅十天之后,嘉庆皇帝便宣布了和珅的二十条大罪,下旨抄家。”
“为了防止再次出现军机大臣专权,嘉靖皇帝开始了对军机处的大力整顿。”
“严禁内外官员将所奏之事通知军机处,严禁朝臣阿谀逢迎军机大臣,亲王不得入值军机处,军机大臣与御前大臣不得相兼。”
“为防军机处泄密,嘉庆皇帝还特地命都察院派监察御史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