霖和孙传芳是有仇的,当初要不是孙传芳发动浙奉战争,郭松龄也不可能有机会反叛,搞得张作霖是元气大伤。”
“不过张作霖是明白人,他知道这时候的头号大敌是北伐军。”
“所以孙传芳拍去马屁电文后,张作霖随即就任安国军总司令,并派安国军副司令张宗昌率直鲁联军南下增援。”
张作霖:要不是大敌当前,我真想把孙传芳一起给灭了。
对于孙传芳此人,他是恨得牙痒痒,恨不得乱枪打死。
自从直奉大战后,他的奉系势力达到巅峰,成为全国最强的势力。
要是按照这种形势发展,他是最有希望横扫其他军阀,统一全国建立新政权。
可孙传芳发动浙奉战争,策反郭松龄,使得他实力大损,直接由盛转衰,再也不复先前的威势。
而孙传芳这个始作俑者,他是做梦都想报仇雪恨的。
当孙传芳发来电报想要投靠他,说实话他是不想接纳仇人的。
可理智告诉他,北伐军这个大敌当前,他和孙传芳无论有什么恩怨都应该摒弃。
原本北伐军的实力就如日中天,稳稳压过全国其他军阀势力。
他要是再和孙传芳斗来斗去,迟早被北伐军各个击破。
所以他哪怕对孙传芳再有意见,也不得不放下个人恩怨,先联手对付北伐军再说。
“张宗昌南下之前,北伐军拿下了福建、浙江,兵峰直指上海。”
“上海的工人武装在地下党的领导下,发动两次武装起义,都被孙传芳派兵镇压。”
“1927年3月,在吸取前两次的失败教训后,工人武装决定进行第三次武装起义。”
“与此同时,北伐军分兵多路进攻南京。”
“孙传芳这时候手头上只有八万人马,应付北伐军尚且不足,因此镇压工人起义的任务就交给了直鲁联军。”
“然而,直鲁联军的战斗力实在低的莫名其妙。”
“竟然被工人武装打败,上海第三次武装起义也因此取得成功。”
“事后,张作霖听说张宗昌连临时武装的工人都打不过,十分恼怒,表示要追究责任。”
“张宗昌为了甩锅,就把他的把兄弟直鲁联军第八军军长兼海军司令毕庶澄给毙了。”
“说此次大败是因为毕庶澄与国民党有暗中联系,把责任全推到了毕庶澄头上。”
“而随着上海、南京等地接连光复,至此长江以南地区全部被北伐军攻占,北伐战争取得辉煌胜利。”
北洋时代的老百姓越来越期待着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