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照应村中和水铺,这几日平哥儿夜里又咳嗽,我得去请个好郎中过来。”
外人经过只当她们是在话家常,只有她们知晓这话的真正意思。谢大娘子出事了,她们不能就这样看着。
永安坊、杨家和童先生他们都在想法子,她们若是什么都不做,万一谢大娘子有个差错,她们心里都过不去这个坎儿。
自从陈窑村遭了“山匪”,日子就过的格外艰难,再这样下去,陈窑村就要没了,多亏今年冬日遇到了谢大娘子。
村中的妇人跟着谢大娘子做活儿,让村中有了炭火,还有了吃食。可以说谢大娘子养活了他们整个村子。
眼看着其他人还要开口,郑氏道:“谁比我识路?”这话让众人沉默下来。
“谁比我跑的次数多?”
郑氏深吸一口气:“眼下这个节骨眼儿,没谁比我去更合适。”
郑氏拉了拉袖子,将自己那残废的手臂藏起来,她这样的妇人出去,也不会引人注意。
说完这些,郑氏接着道:“再说,谢大娘子帮我最多。”大娘子信任她,将水铺子都给她管着,就凭这个,她就算豁出性命,也得走一趟。
阿嬷不再劝说,而是嘱咐郑氏:“路上一定小心,莫要被人跟上。家中你放心,平哥儿我去照顾。”
“事不宜迟,”郑氏道,“我现在就出发。”
其实郑氏早就收拾好了包袱,所差的就是与村中人说明,这是让全村跟着一起涉险,她不能替所有人做决定,好在……她们与她想的一样。
郑氏快步走出村子,径直向城门口走去。
她的脚步不徐不疾,小心翼翼注意着身后是否有人跟随,出了城之后,她有意与人同行,直到必须要分开……
天黑下来,等到大家都去投宿,郑氏才悄悄避开人群,向小路上走去。
要翻过三座山,才能到她要去的地方。
不过她也担心,他们会不会搬离了?为了躲避衙署,不能长期在一处逗留。
走走停停,夜里歇了两个时辰,等到有些光亮的时候,又开始赶路。
总算在天大亮的时候,郑氏看到了石壁上的记号,这是留给她的。
记号指向西北。
郑氏一口气又赶了十几里路,终于看到了一缕烟气,可见那里有人居住。
伸手敲门的时候,郑氏已经没有了力气。
好在里面的人发现了她,立即迎出来。
“阿嫂,”陈荣走出来,惊讶地看向郑氏,“你怎么来了?”
说着他向四周看看,立即将郑氏迎进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